“AI重构淘宝”给豆包们做电商的启示
12 小时前 / 阅读约9分钟
来源:凤凰网
今年双11是AI重构电商的开端,天猫等平台将AI作为核心引擎,推动电商运营与消费体验智能化转型,豆包等AI应用/Agent探索电商变现路径。

图源:AI生成

今年双11,或是AI重构电商的开端。

唐辰同学这个论断的一个具象表现是,今年双11,堪称历届AI浓度最高的一次。这主要表现在场内和场外,AI对电商运转模式的改变。

一是电商大促主场内,AI登上主舞台。双11进入第17个年头,淘天作为发起者,也是主导者,在商家、消费者和行业环境都发生剧烈变化后,主动求变,为今年的双11带来新的故事并拓宽其内涵,即天猫官方明确的三重新含义——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第一个大消费时代的双11;第一个淘宝闪购全面参与的双11。

其中,AI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驱动双11进化的核心引擎。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称之为“AI重构淘宝”。

二是围绕电商场景,主流AI应用/Agent争相进行商业化探索。国内如豆包、腾讯元宝、百度文小言、Kimi,海外包括ChatGPT、谷歌、微软和Perplexity等都大模型产品都开始“上链接”,尝试以AI作为交易工具,探索更快速的变现方式,以分摊高昂的平台运营成本。

过去数年,大模型比较成熟的变现方式包括API调用、会员订阅以及企业定制化方案服务。但这几种方式还是无法覆盖掉大模型平台的算力成本,在广告之外,电商也被认为是更高效的赚钱路径。

天猫把AI带进双11

唐辰此前提到,AI电商和AI搜索一样,都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放眼行业,早于天猫开启双11的京东,也在加速AI布局。今年双11期间,京东将免费向商家开放京点点、京小智、京东数字人等多款AI工具。

此外,美团在搅动即时零售的战局后,也上线AI智能体“小美”,提供外卖、酒旅、到店餐饮等本地生活服务推荐。

天猫则使出了更大的力气,在今年双11同步落地包括AI万能搜、AI Summary、拍立淘、AI帮我挑、AI试衣、AI清单在内的6款AI导购应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消费券也由AI“智惠引擎”统一决策发放,试点期数据显示,AI发券更加精准,转化率比以往提升15%。

其意义在于,天猫将AI的应用从B端拓宽到C端,即从商家侧外延至用户侧,尤其是88VIP等核心用户。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些AI导购应用把复杂的购物决策变得简单,就像专属的导购,或者是DeepSeek的购物专家版,增加了很多有趣的互动与新鲜体验。

凯夫在天猫双11发布会后的沟通环节,对唐辰等媒体表示,平台以“好用的AI”作为应用标准,以解决消费痛点和促进商家增长。

图源:凯夫分享 官方图片

2025年,他的团队主要做了三件事——提高流量匹配效率,为商家降本增效,以及打造新的AI导购产品。整个过程,采用了AB测试、灰度上线等阿里传统打法。

“我们希望AI能解决消费痛点,实现流量匹配效率双位数增长,让商家获得增长。”

他透露,平台搭建的AI技术体系早已覆盖创意、推荐、数据等全场景,靠着AI对20亿商品库的“智能梳理”,AI搜索让用户更自由地表达,复杂语义下搜索相关性提高20%,这是一个惊人的量级提升;

AI推荐给消费者带来更惊喜体验,推荐信息流点击量提高了10%;AI广告则给商家更精准的触达能力,广告投放ROI提高超12%;

这也意味着,在阿里电商转向做大消费平台的背景下,AI不再只局限于有限维度的“降本增效”,而要把经营链路重新做一遍,梳理从消费者到商家再到平台的新消费路径。

凯夫充分相信,淘宝在 AI 上的投入,未来一定会 “物有所值”。

因为阿里的商业场景丰富,阿里系的商业规模导致一切做乘法的改进都有巨大商业收益,“乘法就是,系统效率提高 1 个点、2 个点,听起来很小的改进,但后面要乘的数字是巨大的用户量和成交额,所以边际收益很大。”

淘天对电商的AI重构,成为平台推动电商运营与消费体验智能化转型的代表,后来者会选择摸着淘天过河,抓住AI时代的红利。

“豆包”们也盯上电商生意

与阿里电商基于商品库的“AI改扩建”不同,大模型产品则做起电商“硬联通”工程。

以字节跳动的豆包为例,近期有用户发现,在使用豆包聊天模式时,它的回复中嵌入了抖音商城的商品链接。尤其是涉及消费类话题时,出现的频次就更高。

目前,豆包“AI+电商”的模式已经支持多个电商垂类,包括数码、家电、母婴、美妆、家居等,甚至还接入了到店餐饮团购券,延伸至本地生活场景。

图源:豆包(左)、Kimi(中)、元宝(右)的回复中都出现商品了链接 定焦One

不难看出,豆包意在打通从AI推荐到商城购物的全链路。不过,另有消息显示,目前豆包支持“上链接”的商家,主要是抖音电商生态中店铺分在4.8以上的优质店铺,但消费体验是“槽点满满”。

比如,豆包在“双11优惠提醒”中称,京东10月31日有满减活动,建议关注官方旗舰店获得最佳优惠。

有分析称,抖音电商向AI要流量,重要原因之一是,它错过了上半年的外卖、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大战,需要找到新战场,挖掘更多流量泉眼。

这很难说,豆包已经准备开闸,准备跑通电商闭环,在抖音电商之外,占位AI电商。但至少说明,对于AI 应用/Agent来说,“AI+电商”是一条快速变现的生财之道,其价值正在被快速挖掘。

有从业者表示,大模型公司和电商平台的合作灵活多样,有的可能以佣金分成的方式,有的可能是资源置换,比如大模型利用这些数据训练自己的电商推荐能力,电商平台则通过大模型的用户点击、浏览行为等反馈数据,优化商品和运营。

海外大模型平台的电商试水,走得更远一些。

今年4月,OpenAI宣布在ChatGPT中内置购物功能,但需要跳转到第三方平台或者商家网站。数个月后,随着“即时结账(Instant Checkout)”功能推出,用户可以在ChatGPT界面完成购物流程,无需跳转至第三方平台,但所购商品还是由Etsy和Shopify两大平台提供,形式类似微信小程序。

对此,OpenAI表示,会对通过ChatGPT完成的交易收取一定费用,但收费标准处于保密状态。

OpenAI试图打通“搜索-推荐-决策-支付”的电商交易闭环的野心,也在AI的支撑下表露出来。如果目标达成,ChatGPT的商业价值将极大提升,也将会成为新的“购物入口”。

需要看到的是,大模型平台要跑通这个模式,类似支付门槛、电商生态的重建等现实挑战,都有可能将大模型平台对电商生意的野心,推回到当年百度搜索与淘宝大战的局面,曾经搜索与电商对垒、互搏的剧情也会重演一遍。

这个时候,凯夫所提的“好用的AI”,就成为更加务实的做法。他在接管阿里国内、海外电商的AI业务后,秉承的一条原则是从来不认为应该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一定得有需求支撑,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一定要解决用户的痛点。

图源:淘宝 AI 全景 官方

他曾对内举了一个例子,OpenAI 是一个 Chatbot 做所有的事,Google 的 AI 产品是渗透到它的用户动线,包括 YouTube、Chrome、Gmail 等产品。

淘宝的思路更像 Google,因为电商的动线很长,用户痛点太多,所以选择把新的 AI 产品融到今天的用户动线里,解决每个节点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给所有主流AI应用/Agent的启示就是,围绕电商进行商业化探索,细分经营和产品能力和技术实力同等重要。

正如谷歌搜索副总裁 Robby Stein 在最新一期《Lenny’s Podcast》说,很多人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 人们的很多基本需求并没有因为 AI 的到来而改变。

当用户的搜索行为有所改变,并且愿意在淘宝天猫内搜索更多商品、提出更多复杂需求时,AI在“多快好省”的基础上,大幅提升购物、消费体验时,它们也会将更多时间、消费决策从独立AI应用/Agent上固定在淘宝等电商平台。

这或是今年双11,AI重构电商的最大的价值,也是“豆包”们可借鉴之处。

参考资料:

定焦One,《豆包们,开始“上链接”》

字母榜,《张一鸣向双11扔了一个豆包》

晚点LatePost,《淘天 AI 的终极目标:大象无形 》

唐辰同学,《天猫把AI和淘宝闪购带进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