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积电重磅调整:老旧8英寸晶圆厂转产EUV掩模保护膜
2、铠侠计划于2027年推出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AI SSD
3、AI创企Perplexity完成2亿美元新融资,估值达200亿美元
4、量子计算创企PsiQuantum完成10亿美元E轮融资,英伟达参投
5、消息称京东方明年将供应三星超过400万块液晶面板
1、台积电重磅调整:老旧8英寸晶圆厂转产EUV掩模保护膜
台积电已确认将在两年内退出氮化镓(GaN)代工业务,关闭位于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6英寸Fab 2晶圆厂。此外,该公司预计将整合其三座8英寸晶圆厂——Fab 3、Fab 5和Fab 8,并将最多30%的员工重新部署至南部科学园区(STSP)和高雄的工厂,以弥补劳动力短缺、降低成本并优化资产利用率。
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表示,台积电已为其老厂制定新的规划。6英寸工厂预计将被改造成CoPoS面板级封装工厂,而8英寸晶圆厂将转变到新方向:启动EUV掩膜保护膜的内部生产,以减少对ASML及其供应链的依赖。
该战略凸显了台积电致力于利用其研发和制造实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先进节点的EUV良率。这不仅巩固了其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前沿地位,还可能在更广泛的EUV生态系统中创造对设备和材料的新需求。
台积电新竹科学园区的8英寸Fab 3晶圆厂将经历最重要的变革,成为内部EUV保护膜研发的中心。
过去十年,台积电在先进工艺节点上投入创纪录资金,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但随着摩尔定律触及物理极限,强行高投入的优势正在逐渐消退。
EUV光刻技术开启新的工艺节点,但成本高昂:ASML EUV光刻机的价格约为1.5亿美元,而最新的ASML High NA(高数值孔径)EUV系统的价格超过3.5亿美元。随着成本不断攀升,台积电已减少High NA的订单,并正在探索其他方法来提高EUV良率并控制成本。
保护膜技术已成为关键。经过多年的发展,台积电预计将在Fab 3晶圆厂投产,从而减少对ASML相关供应商的依赖,同时提高良率和成本效益。
与深紫外(DUV)光刻技术不同,EUV需要采用新的掩模版和保护膜方法。保护膜可阻挡颗粒污染,但传统的有机保护膜缺乏EUV所需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因此,大多数晶圆厂在运行时无需保护膜,需要不断进行检查。每个缺陷都会导致昂贵的掩模版维修或更换,从而减慢生产速度。
ASML和其他公司正在进行保护膜研发,但高昂的技术壁垒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台积电认为保护膜对于7nm以下工艺至关重要,并已加快其内部研发进程。
分析师表示,台积电自有的保护膜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良率、扩大产能并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盈利能力并扩大领先地位。尽管保护膜专利问题仍未解决,但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可能会受益于台积电转型带来的新基础设施需求。
随着向2nm以下工艺生产迈进并扩展CoWoS封装技术,台积电自2025年初以来一直在精简旧晶圆厂。台积电已向世界先进(VIS)和恩智浦半导体在新加坡的合资企业VSMC出售价值7100万~7300万美元的设备,目前正准备进一步整合其位于新竹的6英寸和8英寸晶圆厂。
据TechInsights称,瑞萨电子已与Polar半导体合作开发下一代d型GaN,而中国大陆企业正在加速GaN项目。包括德州仪器和英飞凌在内的全球IDM厂商也在扩大内部GaN产能。
消息人士称,台积电退出GaN领域凸显了中国大陆竞争对手在第三代半导体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这家6英寸晶圆厂将转向先进封装,重点是CoPoS先进封装。
2、铠侠计划于2027年推出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AI SSD
媒体11日报道,日本铠侠计划到2027年实现AI SSD的商业化,其数据读取速度将比传统产品快近100倍。该SSD将与英伟达合作开发并用于处理生成式AI计算的服务器,旨在部分取代作为GPU内存扩展器的HBM。
另有消息,铠侠正根据英伟达的提案和要求研发这些新型固态硬盘,预计将在 2026 年下半年发出首批样品;同时铠侠预测,到 2029 年将有一半的 NAND 芯片被 AI 相关产业购买。
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给出的目标读取性能是 2 亿 IOPS,铠侠已计划通过两块固态硬盘协同运作来实现这一速度,同时这些固态硬盘还将支持 PCIe 7.0 标准,属于次次世代标准。
3、AI创企Perplexity完成2亿美元新融资,估值达200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Perplexity已获得投资者承诺的2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200亿美元。
Perplexity由Aravind Srinivas运营,该公司于8月主动提出以34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Alphabet旗下谷歌Chrome浏览器,该报价远高于其自身估值。
这家由英伟达支持的初创公司拥有Comet AI浏览器,可以代表用户执行某些任务。收购Chrome将使其能够利用该浏览器超过30亿的用户,从而增强其与OpenAI等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后者也在开发自己的AI浏览器)的竞争力。
4、量子计算创企PsiQuantum完成10亿美元E轮融资,英伟达参投
量子计算初创公司PsiQuantum宣布,其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10亿美元,估值达到70亿美元,并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加速其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此次E轮融资由贝莱德、淡马锡和Baillie Gifford领投,包括英伟达旗下风险投资部门NVentures、Macquarie Capital、Adage Capital Management和Ribbit Capital、摩根士丹利、SentinelOne等公司在内的新投资者也参与其中。
PsiQuantum表示,这笔资金将帮助公司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和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建立工厂,并推出大型测试系统以验证其设计。
量子技术有可能执行即使是最强大的人工智能(AI)系统也难以应对的计算,并可能开启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一系列科学和商业应用。该技术可能有助于药物研发和材料研究。
这笔融资凸显了投资者对量子计算领域日益增长的兴趣。英伟达CEO黄仁勋近几个月对量子计算的看好程度尤其显著,他表示,这项技术——虽然构建成本高昂且复杂,但有可能大幅提升处理时间——正迎来转折点。不到一周前,英伟达投资了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控股的初创公司Quantinuum。
PsiQuantum采用光子方法——控制硅芯片上的光粒子——该公司表示,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现有的半导体制造和光纤网络进行扩展。
PsiQuantum表示,它将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运行量子计算机的程序,使英伟达设计的芯片连接到量子机器,从而改进该公司基于光的硅光子芯片。
这家初创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上第一台百万量子比特、具有容错能力的量子计算机。该公司已与格罗方德合作,在后者位于纽约的工厂生产这些芯片。
5、消息称京东方明年将供应三星超过400万块液晶面板
据报道,三星正与京东方洽谈明年采购超过400万块电视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由于三星每年采购约4000万块电视液晶面板,这意味着京东方将占其供应量的10%。
三星也从其他中国供应商采购,并正在与他们进行洽谈。预计从华星光电的采购量为900万块,从惠科光电的采购量为600万块。
华星光电的采购量很高,因为该公司收购了LG Display(LG显示)位于广州的LCD工厂,三星过去曾在那里采购LCD面板。
报道指出,京东方目前确实向三星供应LCD面板,但它是规模最小的供应商之一。如果明年京东方的供应量超过400万块,它将有效地取代LG显示在三星电视面板供应链中的先前地位。
预计京东方将向三星供应平面转换液晶面板。华星光电也将通过其广州工厂供应面板,因此预计这两家中国面板制造商将在三星的供应链中形成面板双头垄断。
京东方和三星在5月份举行了会谈,商讨扩大液晶面板供应事宜。京东方当时提出,将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向三星供应超过2000万片电视液晶面板。今年7月,两家公司的高管举行会面,进一步讨论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