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受困于全业务供应短缺,产能问题首当其冲
20 小时前 / 阅读约5分钟
来源:Tomshardware
2025年第三季度,英特尔处理器需求上升,但因产能和基板短缺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公司优先供应数据中心CPU,并计划调整产品价格,短缺预计持续至2026年。

(图片来源:英特尔)

2025年第三季度,英特尔面向客户端与数据中心应用的处理器需求呈上升态势。然而,由于公司全业务范围内遭遇诸多供应短缺难题,涵盖自身产能不足以及行业性的基板短缺(这些问题预计将延续至2026年),英特尔未能充分把握这一发展契机。公司优先保障数据中心CPU的供应,同时计划未来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这意味着上一代客户端CPU的价格将会上调。

“产能受限,特别是英特尔10和英特尔7的产能,致使我们在第三季度无法充分满足数据中心和客户端产品的需求。”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大卫·津斯纳(David Zinsner)在与分析师和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这样表示。

Raptor Lake供应趋紧

尽管2021 - 2022年推出的英特尔7(原10nm增强型SuperFin)工艺技术,在当下已略显陈旧,但其性能表现依旧强劲。英特尔借助该技术生产了多款CPU,包括第13代和第14代酷睿“Raptor Lake”CPU,以及用于至强6“Granite Rapids”CPU的I/O芯片和第5代至强可扩展“Emerald Rapids”处理器,这些产品目前仍有市场需求。近期,由于供应受限而需求依旧旺盛,即便英特尔Raptor Lake处理器已推出三年,其价格仍有所上涨。

鉴于公司无意扩大上一代节点的产能,且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基于英特尔7和英特尔10的产品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因此预计这些CPU的短缺状况将持续至2026年。此外,为顺应这一形势,英特尔打算调整定价策略,并加大高端SKU的生产力度。

“鉴于当前产能紧张的状况,我们预计这种情况会持续到2026年。我们正与客户紧密协作,以实现可用产出的最大化,包括调整定价和产品组合。”津斯纳说道。

至于英特尔10(原10nm SuperFin),很难确切知晓英特尔哪些广泛应用的CPU采用了该技术,不过英特尔可能依据长期供应合同,利用该技术生产了大量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

晶圆转向数据中心CPU生产

由于英特尔的至强6“Granite Rapids”采用了基于英特尔7工艺技术制造的I/O芯片,产能不足影响了公司供应充足的高价数据中心处理器的能力。从一方面看,这对英特尔而言或许是个好消息,因为对其服务器CPU的需求有所回升,且这些产品能够不打折甚至以更高价格出售。然而,若I/O芯片不足,处理器根本无法出货。所以,公司必须将产能转向数据中心CPU,进而削减客户端CPU的供应量,这也是Raptor Lake处理器近期价格上涨,且未来几个月可能继续涨价的原因之一。

“[第四季度]我们预计[客户端计算业务部]的业绩将略有下滑,而[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业务部]的业绩将环比大幅增长,因为我们优先将晶圆产能用于服务器出货,而非入门级客户端部件。”津斯纳说道。

英特尔决定牺牲部分低端客户端CPU的产量,以保障服务器CPU客户的供应(尤其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买家),这一决策具有充分合理性。毕竟数据中心CPU的单价高达数千美元,而即便是最高端的客户端CPU,也很难卖到500 - 600美元。考虑到半导体工厂的成本以及英特尔7纳米生产线有限的产能,英特尔管理层不得不将产出优先分配给利润最高的产品。

短缺状况仍将持续

除了英特尔7纳米产能不足外,英特尔还将处理器供应紧张归因于CPU封装所用基板的短缺,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供应链难题。

“除了我们在代工方面面临的具体挑战外,还存在其他短缺问题。”英特尔首席财务官表示,“例如,基板短缺的问题已被广泛报道。所以,我认为在需求方面,你知道,今年年初大家都十分谨慎,我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总体而言,英特尔发出警告,其处理器短缺问题将持续至2026年。在客户端领域,这是由于18A工艺推进缓慢,以及对Raptor Lake处理器的强劲需求所导致;而在数据中心领域,则是由至强6系列产品持续扩大产能,而英特尔7纳米产能不足所引发。预计第一季度短缺情况会进一步恶化,但之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实际上,第一季度的短缺情况可能达到峰值,因为我们在第三和第四季度时还有一些库存可供调配,而且工厂也在全力以赴提高产量。”津斯纳说道。

在Google新闻上关注Tom's Hardware,或者将我们设为首选资讯来源,这样您就能在资讯流中及时获取我们的最新新闻、深度分析和专业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