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欧盟:就安世半导体与中国「寻求紧急解方」
4 天前 / 阅读约11分钟
来源:集微网
欧盟就安世半导体与中国寻求紧急解方;广汽本田P7降价5万元;Garmin将在泰国建厂;最大鸿蒙创新中心在汉建成;晶合集成Q3营收29.31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137.18%。

1.欧盟:就安世半导体与中国「寻求紧急解方」

2.降价5万元!广汽本田P7打响年度冲量发令枪

3.投资9250万美元 Garmin将在泰国建立首家东南亚工厂

4.最大鸿蒙创新中心在汉建成

5.晶合集成Q3实现营收29.31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137.18%

5.2025NEPCON日本名古屋展/汽车世界名古屋展--新品速递之无引线框新型钽电容


1.欧盟:就安世半导体与中国「寻求紧急解方」

据《法新社》,欧盟委员会周三(29 日) 表示,正在与中国「寻求紧急解决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电子零件短缺问题。目前事态令欧洲工业界深感不安。

原为飞利浦子公司的安世半导体总部位于荷兰,2018 年被中国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收购。今年9 月底,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的运作。中方随后禁止该公司产品从中国再出口至欧洲。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零件广泛用于多个产业,这项禁令引发普遍担忧:如果危机持续,全球生产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些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制造业,同时也应用于工业零件和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

对此,欧盟委员会表示,已与中国和荷兰方面保持联系,并正在寻求「紧急解决方案」以化解这场危机。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Olof Gill 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找到解决方案。正如各位所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已在欧洲工业界引起了极大关注。」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周三再次警告,如果荷中在此问题上持续对峙,欧洲汽车生产线可能会被迫停产。

法国《回声报》引述《法兰克福汇报》称,尽管目前尚未有汽车制造商宣布因安世半导体危机而停产,但福斯汽车(Volkswagen)已经开始做准备。

该报指出,「生产线正在逐步停工,因为某些零件中缺少小而关键的半导体。」据该报透露,福斯正在考虑采取部分停工措施,并已与德国就业局接洽。

福斯汽车发言人拒绝对此消息作出确认,但承认,「鉴于当前形势,我们正与所有相关方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尽早识别潜在风险,并能及时决定必要的应对措施。」


2.降价5万元!广汽本田P7打响年度冲量发令枪



10月28日,广汽本田官方宣布,对旗下纯电SUV车型P7实施限时优惠活动,全系三个配置版本均降价5万元,起售价从19.99万元直降至14.99万元。

具体来看,此次降价覆盖P7全部配置版本:2025款后驱长续航Pro版从19.99万元调整为14.99万元;2025款后驱长续航Plus版从21.89万元降至16.89万元;2025款四驱长续航Max版则由24.99万元下调至19.99万元。

据了解,广汽本田P7是品牌于2025年4月正式推出的中高端纯电动SUV车型。上市之初,官方曾对外宣称“24小时订单突破5365辆”,一度展现出火爆的市场开局态势。然而,实际销售数据却与之形成鲜明反差,该车上市半年累计销量仅1394辆,月均销量约为232辆。

广汽本田P7基于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打造,定位为纯电中型SUV。其车身尺寸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30mm。

该车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选择。后驱版本后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200kW,峰值扭矩为420N・m;四驱版本前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为350N・m,后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200kW,峰值扭矩为420N・m,四驱版本百公里加速仅需4.6秒。续航方面,单电机版CLTC续航可达650km,双电机版CLTC续航为620km。

智驾方面,广汽本田P7搭载Honda SENSING 360+高阶智驾系统,有1个前摄像头、4个辅助智能泊车的多向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实现L2+智能驾驶辅助,支持高精度动态实景导航、多场景智能自动泊车APS2.0等功能。此外,还配备了DMS驾驶员监测系统、CWC座舱监测摄像头等。


3.投资9250万美元 Garmin将在泰国建立首家东南亚工厂

Garmin计划在东南亚建立其首个生产基地,在泰国建厂,生产智能手表和GPS导航设备。

10月30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批准了Garmin旗下泰国子公司Garmin Chonburi (Thailand) Ltd.提出的30亿泰铢(约合9250万美元)投资提案。该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产品将供应泰国市场和出口市场。

此次批准正值东南亚国家投资申请激增之际,主要受大型数据中心和智能电子制造项目推动。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申请总额达到1.37万亿泰铢,创同期历史新高。

Garmin本周公布了第三季度业绩,与预期相符,并维持了全年营收预期,略低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


4.最大鸿蒙创新中心在汉建成

10月28日,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的智慧展厅,全球首台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机器人惊艳亮相,吸引不少参观者与其互动。

“这台机器人‘管家’正在学习鸿蒙生态里的‘官方语言’。”鸿蒙生态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鸿蒙生态创新中心主任杜金彪介绍,“不久的将来,在配备鸿蒙设备的环境中,您只需说‘天黑了,请关灯’,它就能自动调节室内照明;说‘这里需要打扫’,它便会安排扫地机器人工作。”

10月28日,全国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调试中。


短短10个月

跃升“最强大脑”

看似简单的场景,源于鸿蒙系统生态强大的协同能力。

鸿蒙是国产自研的智能操作系统,它能让众多设备像默契伙伴一样无缝协作。它的应用场景丰富,又注重流畅安全,同时融入AI技术提升智能水平,可为用户带来便捷、高效的数字体验。

自2019年发布至今,全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设备已超过10亿台,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操作系统,超1300款设备通过OpenHarmony兼容性认证,3万多款应用和元服务上架鸿蒙应用市场。市场机构预计,鸿蒙生态有望打开万亿元的产业空间。

其中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的重要性和显示度不断提升。去年7月揭牌、12月投运,仅用10个月的时间,该中心已跃升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鸿蒙创新中心,超300名技术测试与开发人员在此构建起适配认证、人才培养、生态推广等闭环服务体系,为全球鸿蒙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

“超级枢纽”

赋能千行百业

走进中心智慧展厅,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场景映入眼帘,持续丰富的鸿蒙创新应用,正从武汉走向世界。

本地企业中,烽火通信的WiFi路由器、高德智感的热成像摄像头等设备已完成鸿蒙生态适配,用户只需将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靠近设备,屏幕就会自动弹出配置界面。

中心以外,更广泛的产业合作已然形成,千行百业的“超级枢纽”初现峥嵘。在工业端,创维集团基于鸿蒙生态构建的“鸿智操作系统”,实现设备管理效率提升20%,良品率提升6%。在基建领域,光谷科学岛的智慧路灯项目,借由鸿蒙系统实现了自动调光、环境监测等多项功能。而在软件上,金山办公将其鸿蒙版WPS研发中心落户光谷,持续向全球迭代。

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与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构建的“四星”平台体系息息相关。

作为全国首家鸿蒙终端外设测试认证平台,中心内的星汉实验室,眼下已完成40多家企业、超过800款终端外设产品提供鸿蒙兼容性认证服务;星辰实验室专注鸿蒙统一互联技术与开源鸿蒙系统研究,推动跨终端协议的标准化;星云研发中心已组建专家团队,致力填补鸿蒙PC生产力工具空白;星光学堂联合湖北、武汉本地高校,目前已培养1000多位鸿蒙专项人才。

武汉打造

千亿鸿蒙生态发展高地

“生态建设难,但它决定操作系统的成败。”杜金彪说,来自武汉的鼎力支持,让鸿蒙生态在此快速扎根。

武汉是中国软件名城,拥有4万家软件企业、超40万从业人员,90%以上积极使用开源技术和参与研发,拥有良好的开源创新氛围和完整的产业链条。

眼下,武汉已出台全国首个城市级开源鸿蒙建设实施方案,组建武汉开源创新联盟和4个市级开源创新中心,通过场景开放、标杆打造、原生兼容、软硬协同等重点任务,推动开源鸿蒙与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今年3月,东湖高新区也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明确提出支持鸿蒙等开源应用的开发和生态建设。

按照此前规划,武汉将力争到2027年落地100个生态标杆场景、完成200款应用开发、培育4款行业操作系统,汇聚10万开发者,加速千亿鸿蒙生态产业在本地形成,打造国家级鸿蒙技术策源地。


5.晶合集成Q3实现营收29.31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137.18%



10月29日,晶合集成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该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98.96万元,同比下降71.68(主要因研发投入加大及管理成本增加);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同比增长120%,盈利规模与股东回报能力显著提升。

从年初至报告期末(2025年1-9月),公司累计经营成果更为亮眼。累计营业收入81.3亿元,同比增长19.99%;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同比激增97.24%;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7.01%;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同比增长1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较上年同期增加1.2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保持高强度技术投入。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3.8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1%;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研发投入10.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27%,同比增长15.78%,为芯片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现金流方面,2025年1-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74亿元,同比增长35.99%,主要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带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现金流健康度与资金回笼能力显著提升。

在资产与权益层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522.14亿元,较上年度末的503.99亿元增长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13.95亿元,较上年度末的208.7亿元增长2.51%,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股东权益持续提升,财务结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