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芯热点】魏少军:2025年中国IC设计销售额达8357亿;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19 小时前 / 阅读约16分钟
来源:集微网
2025年中国IC设计销售额预计达8357.3亿,831家公司营收过亿;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南大施毅等当选;荷兰政府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给闻泰科技;小米总裁卢伟冰称内存芯片短缺,2026年智能手机或涨价;中国台湾修改出口管制清单。

魏少军:2025年中国IC设计销售额达8357亿,831家公司营收过亿、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南大施毅、中科大吴枫、比亚迪廉玉波等当选、荷兰政府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给闻泰科技.....一起来看看本周(11月17日-11月23日)半导体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1、魏少军:2025年中国IC设计销售额达8357亿,831家公司营收过亿

11月20日,以“成渝同芯,同屏共振”为主题的成渝集成电路2025年度发展论坛暨第三十一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ICCAD-Expo 2025)在成都西博城隆重开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为大会作了题为《技术创新驱动设计产业升级》的主题报告。

魏少军教授分别从2025年中国芯片设计业总体发展情况、芯片设计业发展质量分析以及推动芯片设计产业升级三方面做了介绍,并在最后对演讲内容做了总结。

魏少军教授指出,2025年中国芯片设计公司达到3901家。从销售规模来看,全行业销售预计为8357.3亿元,相比2024年增长29.4%。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7.08的平均兑换率,全年销售额约为1180.4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产品市场的比例与上年相比会有一定上升。

从地区来看,在参与芯片设计业发展统计的20个城市中(不含香港),所有城市都是正增长。左表给出了2025年按照增长速度排列的前10个城市预测。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武汉,增长94.3%,第二名为成都,增长73.8%,第三名为福州,增长65.4%,第四名是北京,增长57.6%。

从设计企业销售额来看,魏少军教授指出,2025年预计有831家企业的销售超过1亿元人民币,比2024年的731家增加100家,增长率达到13.7%。

2、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南大施毅、中科大吴枫、比亚迪廉玉波等当选

11月21日消息,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南京大学施毅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吴枫、比亚迪廉玉波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4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1人,技术科学部15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908位。

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8人,医药卫生学部8人。一批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担纲重大工程、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优秀专家当选,来自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优秀专家当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8位优秀的女性科学家当选。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1002位。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次增选后,我国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分布进一步优化。

据悉,本次院士增选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着重从长期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中遴选院士,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坚决破除“四唯”,打破论资排辈,不以“帽子”评判人才。

3、最新!荷兰政府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给闻泰科技

11月19日,荷兰政府暂停了对芯片制造商Nexperia(安世半导体)的控制,将控制权交还给其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从而缓和了与中国的僵局。这场僵局此前已开始阻碍全球汽车生产。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Vincent Karremans表示,此前赋予荷兰阻止或修改安世半导体决策的权力已被撤销,此举被视为“展现善意”。

此前报道称,如果能够确认安世中国的工厂已交付芯片,荷兰准备采取这一措施。

此举标志着这场争端的显著缓和。这场争端凸显了供应链的全球性,并强调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尽管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并非尖端技术,且该公司在中国仅运营一家工厂,但这场争端仍然影响了从本田汽车到大众汽车等众多汽车制造商的生产。

Vincent Karremans于9月下旬援引一项冷战时期的法律,试图控制荷兰公司安世半导体的决策,从而引发了这场争端。安世半导体由中国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中国政府随即采取报复措施,对这家荷兰公司位于广东的工厂的零部件实施出口限制。该工厂使用欧洲生产的晶圆组装芯片。

荷兰政府态度的转变源于此前中荷官员参与的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德国、欧盟和美国也参与其中。为了打破僵局,中国同意放宽对安世中国工厂的出口限制,该工厂是全球同类工厂中规模最大的。

荷兰经济事务部本周派遣代表团前往北京,就“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进行谈判。

4、闻泰科技:法庭裁决依旧生效,公司对安世控制权仍处于受限状态

11月19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披露其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有限公司及安世半导体控股有限公司(以下合称“安世”)的最新经营管理情况。

公告显示,前期,安世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和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的裁决。2025年11月19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大臣Vincent Karremans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布声明,声明中称:“鉴于近期事态发展,我认为当前正是采取建设性举措的恰当时机——在与欧洲及国际伙伴密切磋商后,暂停我根据《商品供应法》对安世所下达的部长令。”

闻泰科技在“对公司的影响及风险提示”中指出,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大臣声明中所指暂停的部长令是指2025年9月30 日(荷兰时间)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所下达的部长令(Order), 该部长令要求安世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虽然上述部长令(Order)被宣布暂停,但2025年10月7日(荷兰时间)企业法庭裁决依旧处于生效状态,其效力并未受暂停的部长令任何影响,公司10月13 日公告说明的企业法庭的所有紧急措施还在进行中,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仍然处于受限状态,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5、小米总裁卢伟冰:内存芯片短缺,2026年智能手机将涨价

小米公司预计,2026年内存芯片的短缺或将推高智能手机价格。越来越多的公司纷纷发出警告,称2026年这一关键组件可能面临供应短缺。

11月18日晚间,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公司已签署协议,确保2026年的全年供应。另外,小米自身也会在其产品中反映出组件成本的预期上涨。

卢伟冰表示,此次内存(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会是一个偏长的周期。“以前基本上是在手机行业大的波动周期内来影响整个内存的价格,但这一轮主要还是由于AI带来的HBM需求的强劲上涨,带动全球(内存价格上涨),跟以前不太一样。”

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卢伟冰也直言,消费者可能会看到产品零售价格大幅上涨。内存成本的上涨一部分还是要通过涨价来消化,但仅靠涨价也无法完全消化。

由于各公司竞相建设数据中心,AI服务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激增,导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攀升。三星等芯片制造商已将产能转向HBM,并削减了用于包括手机在内的产品的芯片产量。

小米一直在智能手机领域不断提升价值链,推出越来越高端的产品,包括旨在与苹果iPhone 17系列竞争的小米17系列旗舰手机。今年10月,小米提高了Redmi K90旗舰机型的价格,部分原因是内存芯片成本上涨。

6、赛微电子拟6000万元参股光刻机公司芯东来

11月18日,赛微电子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拟以不超过6000万元交易总价款,收购北京芯东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东来”)部分股权。

据悉,本次交易的估值参考芯东来2025年5月融资投后5亿元的估值,并结合其实际经营、资产状况、行业估值及未来发展与合作情况,经初步协商确定芯东来估值预计不超过5.2亿元。交易初步方案为,赛微电子拟收购芯东来原股东海南依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工怀微传感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湖州南浔浔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海创智能装备(烟台)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4.11%、3.00%、2.8%、1.09%股权。

公司董事会已授权董事长或管理层,在不超过6000万元交易总价款的权限范围内,与潜在交易对手方开展商业磋商及谈判,可在保持交易价格公允性的前提下,对芯东来总体估值、各交易对手方交易金额及购买股权比例等进行调整,并签订相关协议及法律文件。若交易达成并完成交割,赛微电子预计将持有芯东来不超过11%股权,芯东来将成为其参股子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的原因是,海南依迈、海创智能装备为赛微电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杨云春先生实际控制的企业,且杨云春担任上述两家公司执行董事;同时,杨云春先生过去12个月内曾任芯东来董事长,芯东来为公司关联法人。其余交易对手方与赛微电子无关联关系,且所有交易对手方均非失信被执行人。

芯东来成立于2023年2月,专注于光刻机整机领域,具备成熟工艺制程光刻机自研和量产能力,业务涵盖光刻机再造、自研光刻机、新光刻机安装调试及优质零配件供应等。

台积电退休高管传带走2nm先进制程技术机密

7、梦天家居:由于涉及事项较多未达成共识,终止收购川土微

11月18日晚间公告,梦天家居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上海川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事项,同时实控人余静渊终止筹划控制权转让事项。经申请,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11月19日(星期三)复牌。

公告称,停牌期间,公司就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实控人就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进行了充分探讨,但由于涉及事项较多,经交易各方就核心条款多次协商和谈判后,仍未达成共识,经慎重考虑并友好协商,各方决定终止筹划前述事项。

此外,今日晚间,梦天家居还发布了一纸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的公告。

公告称,控股股东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梦家投资、实际控制人余静渊、范小珍与嘉兴汇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嘉兴汇芯”“受让方”)及其实际控制人曹勇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合计向受让方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28.45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6.8636%)。受让方承诺,本次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在其过户完成之日起12个月内不对外转让。

公告显示,本次权益变动前,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74.54%。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梦天控股,实际控制人为余静渊、范小珍夫妇。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67.68%;受让方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6.8636%。

梦天家居表示,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不涉及要约收购,亦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未来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8、新凯来“借壳”上市?深圳国资旗下公司最新回应!

近期,有传闻称新凯来将“借壳”进行上市。针对这一传闻,深圳国资旗下的地产上市公司天健集团回应表示,信息不属实,请注意投资风险。为避免虚假信息的误导,公司所有应披露的信息均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的公告为准。

11月14日,世界集成电路协会(WICA)在中国上海召开了“2025全球半导体市场峰会”,大会上公布了“2025中国集成电路新锐企业50强名单”,集中展示了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具成长潜力的创新力量。新凯来、华进半导体、奕斯伟计算、润鹏半导体、新声半导体、壁仞科技、天数智芯、瀚博半导体、荣芯半导体、硅谷数模等企业凭借在众多方面的优异成果成功入选2025中国集成电路新锐企业前10位。其中,新凯来位列榜首,彰显了其在半导体设备与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实力。

今年10月,新凯来携旗下多家子公司集体亮相2025湾芯展,系统展示了覆盖半导体制造多道关键工序的装备体系,以及自主EDA软件、高端测试仪器等产品,彰显出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在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中的加速态势。

在主展台,新凯来通过照片和模型的方式展示了其多款即将发布的产品,包括薄膜产品PVD(普陀山)、CVD(长白山)、ALD(阿里山);扩散装备RTP(三清山)、EPI(峨眉山);刻蚀产品ETCH(武夷山);光学检测产品(BFI)岳麗山、(DFI)丹霞山DFI、(PC)蓬莱山、(MBI)莫干山;光学量测产品天门山IBO、天门山DBO;物理与X线测量产品沂蒙山AFM、赤壁山-XP XPS、赤壁山-XD XRD、赤壁山-XF XRF。

9、美议员拟提案:获《芯片法案》补贴厂商10年内禁止购买中国芯片设备

美国众议院一个由两党议员组成的小组提出一项法案,拟在未来十年内禁止《芯片法案》(CHIPS Act)的拨款受益者购买中国芯片制造设备。该法案针对一系列芯片制造工具,从复杂的光刻机设备,到将印制芯片的硅片切成小块的机器,均包含在内。

该法案由共和党众议员Jay Obernolte和民主党众议员Zoe Lofgren在众议院提出。在参议院,民主党众议员Mark Kelly和共和党众议员Marsha Blackburn计划于12月提出该法案。

《芯片法案》于2022年在拜登政府时期通过,旨在促进美国芯片制造业的发展,并拨款390亿美元用于刺激新晶圆厂建设和现有晶圆厂扩建。

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芯片制造商都曾根据该法案获得拨款,但美国特朗普政府后来将英特尔的拨款转为股权。

据议员提供的背景资料显示,中国已在芯片产业投资超过400亿美元,重点是制造设备,此类设备的市场份额也大幅增长。

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越来越担心,对中国出口设备的限制会降低其销售额,并损害其研发投资能力。利用《芯片法案》的拨款购买中国芯片设备将会加剧这一问题。

10、中国台湾修改出口管制清单 新增先进半导体设备等三类

11月17日,中国台湾预告修改战略性高科技货品出口管制清单,新增管制项目共18项,包括高端3D打印设备、先进半导体设备、量子电脑等三类,中国台湾厂商若欲出口,须事先向中国台湾贸易署申请战略性高科技货品输出许可。

据悉,本次修改新增高科技管制项目共18项,涵盖三类,高端3D打印设备;先进半导体设备,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低温冷却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设备、低温晶圆测试设备等半导体相关设备;量子电脑。

中国台湾贸易署指出,中国台湾厂商若欲出口管制货品,须事先向贸易署申请战略性高科技货品输出许可;若贸易署审核该出口交易无武扩风险,将核予输出许可,准许厂商出口。

(校对/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