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重返3000点,“高切低”之下如何把握投资节奏?
16 小时前 / 阅读约6分钟
来源:36kr
A股市场近期波动加剧,算力硬件板块爆发,甲骨文财报显示云基础设施收入大增,市场对科技行情乐观,但需关注经济结构性风险、估值风险及国际政策不确定性。

经历了前两个月的稳步上涨,近期市场行情转为跌宕起伏,时而激昂,时而震荡。

9月11日,A股再度爆发性起跳。创业板指大涨5.15%,报收3053.75点,创下2022年1月以来新高。这也是时隔三年多,创业板指首次重返3000点。深证成指突破年内新高,单日上涨3.23%,来到12979.89点。上证综指亦走势上扬,录得涨幅1.65%,报收3875.31点。

盘面来看,爆发点主要集中在CPO、PCB、半导体等算力硬件板块,海光信息、工业富联等超20股涨停。

金鹰基金分析,这得益于全球领先的数据库软件供应商业绩指引大涨,天价订单指引重燃算力板块信心。

昨日晚间,甲骨文发布财报,公司宣布其未实现履约义务(尚未确认的已签约收入)已经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暴增359%。受该消息影响,公司股价暴涨35.95%。

该公司在上个季度已与OpenAI签约,将共同在美国开发容量达到4.5吉瓦的数据中心。而在相关的财报电话会上,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表示,季度内公司与3家不同的客户签订了4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同。

财报显示,该公司的云基础设施收入在上个季度达到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上一财年中,第四财季的同比增长率为52%。公司同时预期,2026财年的云基础设施将达到180亿美元,较2025财年的103亿美元增长近77%。

分歧:乐观预期与潜在风险

在科技行情的牵引下,A股年内持续回暖并走强。但随着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市场波动逐渐加剧。震荡之下,如何把握投资节奏?

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总经理余广指出,6月底以来,A股在流动性与政策预期的支撑下强势上行,市场做多情绪高涨,两融余额也快速放大,有一定过热迹象,但关于宏观基本面是否触底、反内卷是否有助于走出物价低迷等核心问题,市场仍有较大分歧。

余广认为,当前来看,短期需要关注资金获利了结导致的波动,中期资金面的积极变化和政策端的乐观预期仍有望支撑市场。

他提到两个因素:近期,生育、消费、基建等领域的需求侧支持政策逐渐发力,金融数据改善也反映政策积极发力的效果,预计在未来 1-2 个季度基本面改善有望陆续出现。其次,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的环境下,资金对于高回报资产有较强的配置需求。

“必要的市场震荡利于释放资金压力,后续市场仍有望行稳致远。”金鹰基金指出,近期A股市场出现高位震荡回调,但两融余额仍处于历史高位,杠杆资金情绪反映市场风险偏好仍处于相对热络阶段。

金鹰基金认为,中期视角来看,面对国内较低利率和美国降息预期较为确定的全球宏观金融环境,叠加国内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性价比再平衡过程的不断演进,在国内基本面相对平稳的背景下,对权益市场增量资金的不断扩围仍可有积极的预期。

结合最新市场数据与政策动态,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一部投资总监曾豪提醒关注三方面的风险:

第一,经济的结构性风险。一方面,全球增长分化与贸易摩擦‌加剧,需警惕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可能;另一方面,国内基本面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仍存在压力,需要密切跟踪。

第二,市场从“慢牛”走向“快牛”,会带来市场估值风险。

第三,国际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比如美联储政策转向时点‌。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释放鸽派信号,但9月降息仍存变数。若推迟降息或年内降息幅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再度攀升,压制成长股估值。

应对:轻指数、重结构

在市场偏乐观的情况下,曾豪建议平衡投资节奏和结构。

节奏上,在市场出现回调的时候加仓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控制波动率和优化夏普比例。结构方面,估值和热度高位的方向不宜追高,应该布局估值低位且后续存在基本面改善可能的方向。

指标方面,净利润增速仍是判断基本面拐点和趋势的重要指标,A股多数行业的净利润增速呈现周期变化规律。ROE则是判断股票中长期回报率的重要指标。

在他看来,市场主线或会随着估值、情绪和流动性环境变化而产生变化,切换的时点和催化剂判断变得尤为关键。

曾豪提到三个方向:在当前流动性宽松情况下,仍然是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科技成长行情可能值得关注。同时,处于低位的大宗商品也可能明显受益于流动性的改善,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可能存在投资机会,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也可能会有机会。最后,跟内需相关度不高的新消费最近出现调整,此时也可能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行业配置上,高切低背景下,金鹰基金建议,仍须紧握企业远期盈利改善的主线,市场震荡过程中亦可关注科技、创新药、有色和非银。

科技方向,AI链当前处于交易的情绪高点,增量市场环境下,AI海外链和国内链双线发展并不矛盾,金鹰基金更建议关注股价赔率相对合适的AI应用和国内半导体先进制程等方向,随着企业端盈利模式逐渐跑通,盈利兑现有望加速。

价值方向,随着市场情绪逐步稳定,券商、保险、金融IT等非银方向仍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改善。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打开,以及2026年海外货币和财政双宽局势的确立,外需受益的创新药、有色等出口链品种将迎来新的配置机会。

“投资策略上,我们继续轻指数、重结构,波动中更看重公司估值和基本面,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从中长期角度做布局。配置上以结构性机会为主。”行业方向上,余广看好AI 应用及稳定币、资源品、医药生物、新消费、盈利稳定且具备进口替代和国际化拓展能力的高端制造龙头,以及高股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