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几乎已成为新智能手机的标配,但这并不表示它已成为多数人的生活重心。
CNET的一项调查显示,仅11%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因AI功能而选择升级设备,相比去年同类调查下降了7%。此外,约30%的用户认为移动AI并无助益,且不希望增加更多功能。
不容错过我们任何客观公正的技术内容和基于实验室的评测。请在Chrome浏览器上将CNET设为首选的Google来源。
这一发现正值科技巨头不断推出新AI功能之际。谷歌在其新款Pixel 10系列中加入了新AI功能,三星在发布Galaxy S25系列、Z Fold 7和Flip 7时也如法炮制。苹果亦推出了一系列Apple Intelligence更新,以追赶谷歌的Gemini和OpenAI的ChatGPT等AI领头羊。随着苹果下一款iPhone定于9月9日发布,我们或许能听到更多关于其AI新动向的消息。
这些调查结果凸显了手机制造商对AI的乐观态度与消费者对这项快速发展技术的普遍担忧之间的不匹配。尽管苹果、三星和谷歌等公司努力在手机中融入更多AI功能,但多数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仍关注三个核心领域:价格(62%)、更长电池寿命(54%)和更多存储空间(39%)。另一重要考量是相机,30%的受访者将其列为首要因素。
去年的调查也反映了这些同样的主要关切。2024年,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升级设备的最大动力是更长电池寿命(61%),其次是更多存储空间(46%)和更好的相机功能(38%)。仅18%的人表示,他们升级的主要动力是AI集成。今年,尽管AI功能更加普及,但这一比例似乎更低。
AI并非消费者不买账的唯一营销策略。尽管最近发布了三星Galaxy S25 Edge等轻薄手机,且有关于“iPhone 17 Air”的传言,但仅7%的受访者表示,更轻薄的手机会促使他们升级。
尽管如此,公司很可能会利用这种新外形吸引更多消费者。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轻薄手机如S25 Edge和Tecno的Spark Slim手机概念大放异彩。Oppo的Find N5、三星的Galaxy Z Fold 7和荣耀的Magic V5均采用纤薄可折叠设计,可能吸引那些希望设备更大但又不愿过于笨重的人群。CNET的调查显示,多数消费者不受这些吸睛设计的影响,但随着更多人接触这些设备,若轻薄版iPhone成为现实,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变。
AI推广遇阻
过去几年,AI几乎成为每个技术产品发布会和主题演讲的关键词。诸如写作工具、图像编辑和更智能的语音助手等AI功能,使移动设备升级为更强大的工具。这也加剧了主要移动设备制造商之间本就激烈的竞争。谷歌已将Gemini融入其Pixel设备及其他公司的Android手机中。苹果随iPhone 15 Pro和Pro Max推出了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套件,尽管其更大的AI野心已停滞不前,且落后于竞争对手。
不仅是高端旗舰设备堆砌生成式AI功能,中端和预算手机也加入其中。例如,600美元的iPhone 16E、500美元的Pixel 9A和650美元的Galaxy S24 FE均配备了大量AI功能,与更昂贵的机型相似。这证明无论预算多少,都无法逃避AI的炒作。
根据CNET的调查,“炒作”或许正是许多人对最近涌现的生成式AI功能的看法。仅13%的人表示在手机上使用AI总结或编写文本,8%的人使用AI图像创建工具,7%的人使用手机AI进行照片编辑。此外,20%的人承认甚至不知如何使用手机上的AI功能。
移动AI功能通常对用户不额外收费,但这种情况或很快改变。三星在网站上表示,Galaxy AI功能“将在2025年底前在支持的三星Galaxy设备上免费提供”。苹果预计也将最终开始对其部分基于AI的iPhone功能收费。要解锁Gemini在谷歌应用程序中的全部功能,也需付费。在订阅疲劳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这或难以推销。一半的调查受访者表示,不愿额外付费访问手机上的AI功能,比去年增加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