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明錤:苹果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大幅上调至800万-1000万部;
2.苹果可折叠iPhone采用屏下指纹?郭明錤否认;
3.传iPhone 17将在更多国家取消SIM实体卡 中国或除外;
4.机构:Q2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3430万部 小幅增长2%;
5.三星Galaxy Z Fold7陷“掉漆门”:无磕碰漆面剥落,多名用户中招
1.郭明錤:苹果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大幅上调至800万-1000万部
分析师郭明錤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苹果近期上调折叠iPhone出货量,2026与2027年分别为800至1000万与2000至2500万部。
郭明錤表示,苹果预计于2026年与2028年分别推出折叠iPhone与折叠iPad,并于近期已上调折叠iPhone出货量,2026与2027年原预估600至800万与1000至1500万部,分别提升至800至1000万与2000至2500万部,2028年折叠iPad出货量约50至100万部,2027年推出Vision Air,重量较目前的Vision Pro减少超40%,售价降低超50%,出货量有望于2027年达百万台。
供应链方面,郭明錤指出,GIS-KY业成独家取得折叠iPhone与iPad的超薄玻璃UTG(Ultra-Thin Glass)后段加工订单,预计自2026年起开始贡献。除了折叠设备,业成还将成为苹果Vision Air镜头贴合技术的独家供应商。据悉,Vision Air是苹果传闻将在2027年推出的Vision Pro平价轻巧款。业成还将取代现有供应商,成为Vision Air Pancake镜头的唯一供应商,有助于垂直整合和提高利润,该业务预计自2027年开始贡献营收。
2.苹果可折叠iPhone采用屏下指纹?郭明錤否认
可折叠iPhone效果图
北京时间9月1日,天风国际证券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今天表示,苹果可折叠iPhone不大可能会采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台媒报道称,为了降低机身厚度,可折叠iPhone将采用高通屏下指纹识别方案,让已经近十年未在iPhone上使用的指纹识别技术强势回归。同时,鸿海集团旗下触控模组大厂GIS-KY将承接指纹识别模组订单。
郭明錤曾在今年3月预测称,iPhone将会采用侧边按键的Touch ID指纹识别技术,现在他依旧坚持这一观点。
郭明錤否认
“我在6个月前预测可折叠iPhone将会采用侧边按键的Touch ID。目前市场上有传言称可折叠iPhone将采用屏幕下方的超声波指纹识别,但我认为这不太可能实现。”郭明錤在X上发帖称。
郭明錤称,立讯预计将成为可折叠iPhone侧边按键Touch ID模组的供应商。(文章来源:凤凰网)
3.传iPhone 17将在更多国家取消SIM实体卡 中国或除外
iPhone 17系列即将发布
北京时间9月1日,据科技网站MacRumors报道,最新迹象表明,当今年旗舰手机iPhone 17发布时,苹果公司准备在更多国家取消iPhone实体SIM卡槽。
一位知情人士向MacRumors透露,欧盟地区的苹果授权经销商的零售员工被要求在9月5日(周五)之前完成一项关于支持eSIM功能的iPhone培训课程。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
该培训信息发布在来苹果的SEED应用中,该应用由全球范围内的苹果直营店和苹果授权经销商员工使用,因此这门与eSIM相关的课程很可能不仅限于欧盟地区。
苹果将于9月9日(周二)发布iPhone 17系列手机,这距离苹果授权经销商零售员工必须完成培训的截止日期仅有四天。
在美国,所有iPhone 14及更新机型都没有配备SIM卡槽,而是依赖数字化的eSIM技术。苹果尚未在其他国家取消SIM卡槽,但很可能会从iPhone 17系列开始实施。
科技网站The Information在去年曾报道,苹果计划今年在更多国家取消实体SIM卡。不过,该报道并未指明是哪款iPhone 17机型或国家。
据知名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至少iPhone 17 Air将因其超薄设计而在大多数国家取消SIM卡槽。不过,iPhone 17、iPhone 17 Pro和 iPhone 17 Pro Max也很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仅支持eSIM,但少数市场例外,例如中国。
苹果在2022年发布iPhone 14系列时曾宣传eSIM比实体SIM卡更安全,因为它们无法从遗失或被盗的iPhone上移除。除此之外,一部iPhone上至少可以同时管理八个 eSIM,从而免去了出行时获取、携带和更换SIM卡的麻烦。苹果官网上还提供了一份支持eSIM的全球运营商列表。(文章来源:凤凰网)
4.机构:Q2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3430万部 小幅增长2%
9月3日,市调机构Canalys(现并入Omdia)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小幅增长2%,达到3430万部。
从厂商排名上看,三星稳固其市场领先优势,同比提升8%,出货量达到1100万部,其中Galaxy A06与A16机型占比超过六成,凸显了平价机型在推动规模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小米以670万部、同比增长8%的成绩位居第二,创下历史新高。摩托罗拉排名第三,出货量下滑10%至510万部。荣耀和传音分别位列第四与第五,荣耀大幅增长70%,出货量创纪录地达到290万部;传音则下滑23%,出货量达240万部。
Canalys(现并入Omdia)高级分析师Miguel Pérez评论市场表现时表示:“尽管2025年第二季度拉丁美洲智能手机市场仅实现了微弱增长,但各国市场表现差异显著。作为该地区最大市场的巴西,同比下降3%,原因在于过去几年竞争激烈推动下的需求已出现一定饱和。墨西哥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0%,由于需求疲软,所有主要厂商均出现下滑。与此同时,本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中美洲、哥伦比亚和阿根廷,这些市场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其中,哥伦比亚和阿根廷在经历近两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调整后,呈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
5.三星Galaxy Z Fold7陷“掉漆门”:无磕碰漆面剥落,多名用户中招
9月1日,三星新款折叠屏旗舰Galaxy Z Fold 7上市仅一月有余,在收获市场普遍好评的同时,一些首批用户却开始反馈一个令人不安的硬件问题——机身漆面正在无故剥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其前代产品Galaxy Z Fold 6也曾面临过同样的品控争议。
据海外社交平台Reddit上的多位用户反映,他们新购入的Galaxy Z Fold 7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掉漆现象。从用户分享的图片来看,该问题似乎与特定的颜色版本无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用户普遍强调,他们的手机从未有过摔落或磕碰经历,漆面剥
落是在日常正常使用中发生的,这让问题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产品本身的制造工艺。
对于此类金属表面的漆面问题,有一种说法将其归咎于使用了未经良好接地的第三方高速充电器,认为其产生的泄漏电流可能会损坏设备金属表面的阳极氧化层,从而导致掉漆。然而,这一解释似乎站不住脚,因为至少有一位受影响的用户明确表示,他一直使用的是三星官方的25W充电器。 这一细节让外界的质疑重新聚焦于三星自身,问题可能出在喷漆工艺流程,甚至是官方充电配件未能达到应有的标准。
这已不是三星折叠屏手机第一次陷入“掉漆门”。此前Galaxy Z Fold 6的部分用户就曾报告过完全相同的问题。对于一款定位高端、售价过万的旗舰机型而言,连续两代产品出现如此基础的工艺问题,无疑令人感到失望。
截至发稿,三星官方并未对此事回应。(文章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