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鹏汇天重大事故:两架eVTOL发生相撞并坠毁
2.龙蟠科技获宁德时代60亿采购大单,将供应15.75万吨正极材料
3.智己汽车发声明抵制网络黑灰产 坚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4.天齐锂业:新型电解制备技术已完成实验级验证,正积极推进中试线建设
5.零跑前总裁吴保军在澳大利亚创立Greentech公司,计划推出本土汽车品牌
6.因电子门把手缺陷,特斯拉Model Y遭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调查
1.小鹏汇天重大事故:两架eVTOL发生相撞并坠毁
9月16日下午,小鹏汇天的电动垂直起降器(eVTOL)项目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两架eVTOL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相撞并坠毁。事故现场浓烟滚滚,消防人员迅速赶到并成功扑灭了明火。幸运的是,其中一架飞行器成功实现了正常降落,而另一架则在着陆过程中机身受损并起火。据媒体报道,事故原因是“飞行间距不足导致两架飞行器发生接触”。
小鹏汇天作为飞行汽车领域的先锋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飞行汽车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2024年10月,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正式动工,这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规划年产能1万台。2025年7月15日,小鹏汇天宣布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其中B2轮融资额为1亿美元。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
2023年10月,小鹏汇天发布了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该产品分为陆行体与飞行体两部分,陆行体可将飞行体完全收纳至车内并进行地面行驶。飞行体为有人驾驶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采用分布式电推进系统,具备手动/自动两种驾驶模式。2025年5月,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代号:X3-F)生产许可证(PC)申请正式获得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标志着飞行汽车产品量产体系开始接受局方审查。
根据计划,“陆地航母”量产工厂已经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并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陆地航母”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售价不超过200万元。
此次坠机事件无疑给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项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飞行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2.龙蟠科技获宁德时代60亿采购大单,将供应15.75万吨正极材料
9月15日,龙蟠科技旗下孙公司亚太锂源与全球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成功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标志着龙蟠科技在国际化战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协议约定,自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亚太锂源及其独资或合资公司将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共计供应15.75万吨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此次合作不仅为龙蟠科技未来五年产能消化提供了坚实保障,也显著提升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极为严格。此次与亚太锂源的合作,充分表明龙蟠科技的锂电材料产品品质与技术实力获得了全球头部客户的认可。这一合作将有助于龙蟠科技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核心材料领域的市场地位。
近年来,龙蟠科技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通过建设印尼生产基地、推进港股上市等举措,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此次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将进一步加速龙蟠科技的“出海”步伐,推动其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3.智己汽车发声明抵制网络黑灰产 坚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9月17日,智己汽车官方发布声明称,近期某些机构与个人,通过有组织地制造、传播针对我司的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智己汽车品牌和产品形象,已严重破坏了智己汽车的品牌声誉,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声明正告相关方立即停止一切违法行为,切勿心存侥幸。将坚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声明提到,近日,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智已汽车坚决拥护此行动。
(凤凰网)
4.天齐锂业:新型电解制备技术已完成实验级验证,正积极推进中试线建设
9月16日,天齐锂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领域,目前,新型电解制备技术已完成实验级验证,正积极推进中试线建设;完善稳态合金负极研制实验平台建设,具备“克级-公斤级-百公斤级”系统性开发能力,开发出的五类二元锂合金负极材料部分进入电芯客户验证阶段;建立300mm幅宽超宽锂带稳定生产能力,并实现超薄复合带制备。
同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方面,在完成硫化锂产业化筹备工作基础上,针对下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硫化锂的需求,公司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硫化锂制备新技术、新设备,具有低风险、快速量产的能力。
此外,天齐锂业已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设备及工艺开发,形成可落地的完整工艺数据包。公司研发的电池级硫化锂微粉新品在均一性、活性方面显著提升,并通过循环提纯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为突破全固态电池原材料“卡脖子”难题提供技术支持。
财报显示,天齐锂业上半年营收为4,832,680,736.98元,同比下降2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410,596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20,004.23元,同比扭亏为盈。
5.零跑前总裁吴保军在澳大利亚创立Greentech公司,计划推出本土汽车品牌
9月15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前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在澳大利亚创立了Greentech公司。计划推出本土汽车品牌,并依托中国制造优势,开启汽车产业出海新模式。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观点称,Greentech公司于去年7月开始筹建业务,主要聚焦四大领域,包括定位为当地本土汽车品牌,同时担任进口商和分销商:拓展成为多品牌汽车经销商集团;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运营;储能设备生产。
同时,Greentech公司还计划于2028年启动本土化生产,可能会在当地收购一个品牌,或创立一个品牌,再由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代工。
资料显示,吴保军于2020年5月加入零跑汽车,其劳动合同于2024年1月8日终止。吴保军在职期间,零跑汽车从2020年销售1万台,2021年销售4.32万台、累计销售5.5万台,到2023年销售超过14.4万台。期间还于2022年9月顺利在港交所IPO,2023年确立了与Stelantis集团的合作。吴保军超预期达成了来公司之前签署的聘用协议的三大目标。
6.因电子门把手缺陷,特斯拉Model Y遭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调查
9月16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对特斯拉Model Y展开初步调查。
对于调查原因,NHTSA下属缺陷调查办公室表示,调查重点在于车外对电子门锁的可操作性。因为该车型的电子门把手在电压不足时完全失灵,没有手动方式可以打开车门。
此前,缺陷调查办公室收到了多名车主提交的投诉。在投诉中,部分车主表示无法打开车门进入车内,有些车主需要砸破车窗才能重新进入车内。缺陷调查办公室表示,虽然车内设有手动车门开启装置,但儿童可能无法触及或操作这些装置。
据悉,此次调查初步评估涉及约17.4万辆2021款特斯拉Model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