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蓝皮书:2030年有望实现低空载人出行的商业化运行
2 天前 / 阅读约2分钟
来源:集微网
《低空经济蓝皮书》11月1日发布,指出低空载人出行与交通产业将分三阶段发展,2030年有望商业化。报告建议夯实要素支撑体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北京已形成低空经济良性循环。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11月1日发布。报告指出,低空载人出行与交通产业将呈现三个阶段的发展趋势。2030年有望实现低空载人出行的商业化运行。

报告指出,研究表明,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30%。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场域,正从政策驱动迈向体系跃迁。蓝皮书提出“技术攻坚—场景反哺—生态协同”的创新闭环,建议夯实“人才—资本—数据—基建”要素支撑体系,通过制度重塑破除发展壁垒,同时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策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协同发展。

蓝皮书显示,低空经济与北京整体产业升级方向高度契合,已形成了相互促进、互相赋能的良性循环。具体而言,北京聚集了大量涵盖无人机与航空航天技术前沿研究的顶尖高校、科研机构,更依托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三大创新高地,推动众多高精尖企业集中攻关,在传感器、动力系统、大数据平台、人机交互等领域持续突破,为低空产业积累了坚实的技术储备,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