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决议解散!蔚来、江淮合资公司注销;
2.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401.3 GWh,同比增长38.5%;
3.金龙汽车6月销售客车4283 辆,同比下降9.83%;
4.小米系追觅科技跨界造车,首车将于2027年投产;
1.决议解散!蔚来、江淮合资公司注销;
近日天眼查显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已于6月10日进入清算流程,公司进入注销程序,注销原因是决议解散。
公告内容称:6月10日,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请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
资料显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21日,注册资本5.1亿元,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宿松路9766号。该公司主要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各自持股50%。
资料显示,2023年底,蔚来汽车获得工信部颁发的汽车生产资质,是“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中,最晚获得造车资质的企业。
而在此之前,蔚来与江淮汽车于2016年5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了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此后蔚来汽车一直由蔚来汽车代工生产。
2023年10月,江淮汽车公告称,拟将乘用车公司三工厂房屋建筑物、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和存货、固定资产,以及新桥工厂构筑物和设备以45亿元价格转让给蔚来汽车。
市场分析称,随着蔚来实现独立生产,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的代工合作模式不再适用,因此双方决定解散该公司。
2.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401.3 GWh,同比增长38.5%;
根据SNE Research 于7月2日披露的最新报告,2025年1-5月全球电动汽车(EV)电池市场实现了显著增长,总使用量达到401.3 GWh,同比增长38.5%。这一增长反映了全球对电动汽车需求的持续上升,以及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
排名 | 公司名称 | 2024年1-5月 (GWh) | 2025年1-5月 (GWh) | 增长率 (%) | 2024年市场份额 (%) | 2025年市场份额 (%) |
---|---|---|---|---|---|---|
1 | CATL(宁德时代) | 108.6 | 152.7 | 40.6 | 37.5 | 38.1 |
2 | BYD(比亚迪) | 44.5 | 70.0 | 57.1 | 15.4 | 17.4 |
3 | LG能源解决方案 | 34.9 | 39.9 | 14.3 | 12.1 | 10.0 |
4 | CALB(中创新航) | 13.7 | 16.9 | 22.7 | 4.7 | 4.2 |
5 | SK on | 14.2 | 16.8 | 18.1 | 4.9 | 4.2 |
6 | Gotion(国轩高科) | 7.7 | 13.8 | 78.9 | 2.7 | 3.4 |
7 | 三星SDI | 14.3 | 13.1 | -8.8 | 4.9 | 3.3 |
8 | Panasonic(松下) | 13.4 | 11.7 | -12.9 | 4.6 | 2.9 |
9 | 亿纬锂能 | 6.4 | 10.8 | 67.7 | 2.2 | 2.7 |
10 | 蜂巢能源 | 5.0 | 10.5 | 110.1 | 1.7 | 2.6 |
其他 | 26.8 | 45.1 | 68.5 | 9.2 | 11.2 | |
合计 | 289.8 | 401.3 | 38.5 | 100.0 | 100.0 |
在电池制造商中,宁德时代(CATL)1-5月以152.7 GWh的电池使用量继续领跑市场,同比增长40.6%,市场份额为38.1%,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电池市场的领导地位。
中国的比亚迪(BYD)在2025年1-5月实现了强劲的增长,电池使用量从44.5 GWh增长到70 GWh,同比增长57.1%,市场份额增长到17.4%,位居第二。
韩国电池制造商LG能源解决方案和SK on表现平稳。LG能源解决方案的电池使用量从34.9 GWh增长到39.9 GWh,同比增长14.3%,市场份额下降到10%。SK on的电池使用量从14.2 GWh增长到16.8 GWh,同比增长18.1%,市场份额为4.2%。
其他值得注意的制造商包括中创新航(CALB),其电池使用量从2024年1-5月的13.7 GWh增长到2025年1-5月的16.9 GWh,同比增长22.7%,市场份额增长到4.2%。国轩高科(Gotion)的电池使用量从7.7 GWh增长到13.8 GWh,同比增长78.9%,市场份额增长到3.4%。
增长最快的是蜂巢能源,电池使用量从2024年1-5月的5GWh增长到2025年1-5月的10.5 GWh,同比增长110.1%,市场份额增长到2.6%。
SNE Research 的报告强调了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和竞争格局的变化。CATL和BYD的显著增长表明中国制造商在全球电池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同时,韩国制造商的稳健表现和新兴制造商的崛起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新。随着全球对电动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电池市场将继续扩大,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3.金龙汽车6月销售客车4283 辆,同比下降9.83%;
金龙汽车于 7 月 5 日发布了 2025 年 6 月的产销数据快报。根据公告,该公司在 6 月的客车生产量和本年累计生产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但销售量则出现了下滑,呈现出一定的分化态势。
2025 年 6 月,金龙汽车的客车生产量达到 4,378 辆,较去年同期的 3,959 辆增长了 10.58%。从细分车型来看,轻型客车的生产量增长显著,本月生产量为 2,253 辆,同比大幅增长 72.25%,成为推动整体客车生产量增长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大型客车和中型客车的生产量则有所下降,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了 25.34% 和 6.85%。
从本年累计生产量来看,金龙汽车 2025 年 1 - 6 月的客车累计生产量为 24,235 辆,较去年同期的 22,564 辆增长了 7.41%。其中,轻型客车的累计生产量为 11,129 辆,同比增长 18.15%,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而大型客车和中型客车的累计生产量则分别下降了 0.74% 和增长了 0.78%,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尽管生产量实现了增长,但金龙汽车在销售端却面临一定的压力。2025 年 6 月,公司客车销售量为 4,283 辆,较去年同期的 4,750 辆下降了 9.83%。其中,大型客车的销售量下滑最为明显,本月销售量为 1,504 辆,同比大幅下降 22.99%;中型客车的销售量则同比增长 19.52%,达到 1,035 辆;轻型客车的销售量为 1,744 辆,同比下滑 9.68%。
从本年累计销售量来看,金龙汽车 2025 年 1 - 6 月的客车累计销售量为 22,510 辆,较去年同期的 22,941 辆下降了 1.88%。其中,大型客车的累计销售量为 8,517 辆,同比下降 6.63%;中型客车的累计销售量为 3,708 辆,同比下降 10.59%;轻型客车的累计销售量为 10,285 辆,同比增长 6.34%。
4.小米系追觅科技跨界造车,首车将于2027年投产;
近日,一家名为“星空计划”的造车新势力火出圈,正在全速招人,根据媒体报道,其首款车型先行出口,再回归国内销售。这是继小米(小米汽车)、石头科技(极石汽车)之后,小米系第三家生态链企业跨界造车。
资料显示,“星空计划”是一家新成立的造车新势力车企,全称为“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责任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总部位于上海临港,注册资本10亿元,实际控制人为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间接持股比例80%。
俞浩是清华大学“天空工场”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2017年追觅科技成立并加入小米生态链,负责智能清洁类目,产品包括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此后,公司迅速发展,推出了多款智能清洁产品,并在全球市场取得显著成绩。
2024年,追觅扫地机全球销量达到396万台,同比增长近60%。截至2024年底,追觅海外营收占比达65%,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市场,追觅市占率连续数月第一。2024年,追觅科技以18.2%的零售额份额稳居中国清洁电器线上市场首位。
此次俞浩切入汽车市场,首款车型定位为高端新能源SUV,预计2027年投产,截至2025年一季度仍处于造型设计DEMO阶段。首款车型优先面向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后续再转向国内市场销售。
根据上海临港新片区公示的《04FX-0002单元G01、G03、G04街坊控规调整》,“星空项目”用地规模合计41.44万平方米,所属工厂临近特斯拉储能、宁德时代工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竣工。
由于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趋严,星空计划可能效仿极石汽车的模式,通过与上汽集团合作来获取生产资质。
目前星空计划正在招聘海外销售总监、海外渠道开发经理、汽车平行出口商务总监等职位,显示出其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
星空计划背靠追觅科技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支持,特别是在智能硬件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优势,不过也面临全新的挑战,2027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消费者对智能电动车的期待值会更高,星空计划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定型、试制、产线建设和海外渠道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