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止运营且资不抵债,金杯汽车拟1元处置不良资产
2.富士康收购采埃孚动力总成技术部门计划停滞,或将探索新合作模式
3.雷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不是零和博弈
4.福耀玻璃:曹德旺辞任董事长,曹晖接任
5.六部门“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发布,2027年建成2800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6.小鹏汽车官方:全新P7无论车内车外均有机械开门冗余
1.停止运营且资不抵债,金杯汽车拟1元处置不良资产
10月15日,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609,证券简称:金杯汽车)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子公司沈阳金晨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的铁岭华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岭华晨橡塑”)95%股权。鉴于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7736.44万元,本次转让首次挂牌价格不低于1元人民币。
交易背景:标的公司资不抵债扭亏无望
本次股权转让源于铁岭华晨橡塑的经营困境。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橡胶、塑料及复合材料制品等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其80%的产品供应给华晨中华汽车有限公司与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受两大核心客户破产停产影响,铁岭华晨橡塑陷入巨额经营债务,不仅被下游供应商频繁起诉,部分大型生产设备遭法院拍卖,银行账号也被全部冻结。
自2021年末起,铁岭华晨橡塑逐步收缩运营,2023年9月退出外销主机厂业务,2024年12月31日起终止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该公司资产总额1332.81万元,负债总额13914.65万元,净资产为-12581.84万元;2025年1-7月实现营业收入193.56万元,净利润-341.81万元,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且扭亏无望。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保障自身稳定经营及长远发展,金杯汽车决定出售该部分股权。
交易细节:定价与审批程序明确
本次交易标的为铁岭华晨橡塑95%股权,标的产权清晰,无抵押、质押等限制转让的情况,但存在部分房产、土地未办理产权证明或被查封冻结等情形。评估机构采用成本法对标的进行评估,参考评估结果确定首次挂牌价格不低于1元,最终成交价格以摘牌价格为准。标的另一股东铁岭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已放弃优先受让权。
审批程序方面,该股权转让事项已于2025年10月15日经金杯汽车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但需履行公开挂牌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8月31日,金杯汽车应收铁岭华晨橡塑款项4223.37万元,其中4132.37万元为支持其发展形成的其他应收款。股权转让完成后,该部分款项将使公司被动形成对合并报表范围外公司的财务资助,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交易影响:优化资源配置但存回款风险
金杯汽车表示,本次股权转让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利润产生正向影响。通过出售标的公司股权,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且不会产生同业竞争或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问题。交易完成后,铁岭华晨橡塑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将为其职工安置费及退休人员福利费兜底。
同时,公司也提示投资风险:本次转让的最终交易对方、交易价格存在不确定性,能否顺利完成尚无法保证;铁岭华晨橡塑已停止运营且资不抵债,4132.37 万元其他应收款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公司将以债权人身份持续追偿。后续公司将在交易方确认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布交易进展情况。
2.富士康收购采埃孚动力总成技术部门计划停滞,或将探索新合作模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据摩根大通作为富士康交易顾问准备的文件显示,富士康对德国顶级汽车供应商采埃孚(ZF)集团旗下动力总成技术部门(内部称为E部门)的股权收购计划,在历经两年的推进后,于上月陷入停滞状态。这一计划的搁浅,主要源于双方在估值预期上存在巨大差距,以及该部门高于预期的债务负担。
收购计划及估值分歧
富士康一直致力于拓展其在汽车领域的业务版图,而采埃孚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动力总成技术部门在汽车传动系统等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此次收购计划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市场机遇。
然而,在收购过程中,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据摩根大通准备的文件显示,富士康的尽职调查将E部门的估值区间确定为15亿至25亿欧元,显著低于此前35亿欧元的预估。更关键的是,在完成尽职调查后,发现该部门的股权价值竟为负值,与早前估计的13亿欧元正股权价值形成巨大反差。这份题为“Project Verde - 讨论材料”的9月份文件在财务发现旁空白处批注:“若股权价值为负,则无交易可言。”
债务问题凸显
尽职调查同时揭露,E部门的净债务高达41.77亿欧元,比预期高出近90%,其中9.447亿欧元的额外养老金负债是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对背负高额历史收购债务的采埃孚集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采埃孚集团在近年来的多次收购中积累了大量债务,而此次E部门的高债务负担进一步增加了其财务压力。据内部消息人士称,这一发现促使采埃孚集团重新审视其分拆动力总成部门的计划,并最终决定放弃分拆该部门的计划,转而寻求其他方式来优化其业务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
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尽管收购计划受阻,但双方并未放弃合作的意愿。据相关报道,富士康与采埃孚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以实现互利共赢。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可能包括技术共享、联合研发、供应链协同等多个方面。双方希望通过这种灵活的合作方式,能够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富士康执著于造车
近年来,富士康对造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其对造车的执著可以追溯到其创始人郭台铭的早期愿景,即“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就不能造电动汽车?”
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不仅局限于整车制造,还涵盖了电池、半导体等关键零部件。例如,富士康与恩智浦半导体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互联车用平台。此外,富士康还通过收购和合作,逐步完善其在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如收购采埃孚汽车底盘50%的股份。
如下为富士康造车经历盘点:
2005年:富士康以3.7亿的价格买下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的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正式涉足车用电子用品的制造。
2010年:富士康接下特斯拉供应链的订单,成为其主要供应商之一。
2013年:富士康成为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的供应商。
2014年:富士康与北汽新能源共同组建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2015年:富士康联合腾讯控股、和谐汽车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互联网汽车企业“和谐富腾”,但该项目最终失败。
2016年:富士康放弃和谐富腾项目,但并未脱离汽车行业。
2017年:富士康在汽车相关和出行领域大量投资,先后投资入股滴滴出行。
2018年:富士康参与小鹏汽车B轮融资。
2020年10月:富士康与裕隆共同发布“MIH EV开放平台”。
2021年10月:富士康发布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并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新车,即Model E、Model C和Model T。
2021年11月:富士康从电动汽车公司Lordstown Motors手中收购了一家工厂。
2022年:鸿华先进(富士康旗下电动汽车品牌)的Model C公布量产版本,预购32小时订单突破1.5万辆。
2024年9月:富士康进一步发力新能源汽车业务,其被收购的夏普展示了一款名为LDK+的纯电动概念车。
2024年:有传闻称富士康有意收购日产,但未获官方证实。
3.雷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不是零和博弈
10月16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出席并发表演讲。
雷军表示,小米宣布造车四年半时间,产品上市也有一年半的时间,截止目前为止,交付了大概40万辆汽车。
雷军指出,AI大模型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趋势,蕴藏巨大创新机遇。端侧AI模型无需联网,可整合车内外摄像头、麦克风等多传感器信号,通过情绪识别与多模态交互技术,实现拟人化语音控车,还能自定义手势控制车内设备,且本地算力调用可保障数据隐私安全。小米的核心战略是“人车家全生态”,汽车是重要节点。通过不同场景、终端的互联互通,汽车可调用整个生态的AI算力,提供丰富场景应用,未来产业机会广阔。
雷军介绍,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持续坚持,小米不断加大投入,第一期总投入57.9亿元,智能驾驶专属研发团队的规模也超过1800人。
雷军强调,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处于历史机遇期,不是零和博弈,需要全行业团结一致,共建、共享智能网联汽车新生态,共同推进行业发展。呼吁全行业在政府的指导下,以安全为基础,质量为根本,创新为方向,围绕重要的底层技术和重要的研发领域,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到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一起营造积极向上、文明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4.福耀玻璃:曹德旺辞任董事长,曹晖接任
10月16日,福耀玻璃公告,为推动公司治理结构战略性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向公司提交了辞去董事长职务的报告,但曹德旺在辞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后仍作为公司董事继续履职,曹德旺仍担任部分子公司的董事、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
同时,公司选举曹晖为新任董事长,同时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局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曹德旺被委任为公司终身荣誉董事长。此次职务变动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福耀玻璃称,公司第十一届董事局第十次会议已审议通过委任曹德旺为公司终身荣誉董事长。今后,曹德旺将以终身荣誉董事长、第十一届董事局董事、董事局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及董事局薪酬和考核委员会委员身份,继续为公司战略规划与长远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官网信息显示,福耀集团(全称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在福建福州成立,是一家致力于全球汽车玻璃和汽车饰件设计、开发、制造、供应及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大型跨国工业集团,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于2015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形成兼跨境内外两大资本平台的“A+H”模式。
自创立以来,福耀集团矢志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玻璃,当好汽车工业的配角,秉承“勤劳、朴实、学习、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走独立自主、应用研发、开放包容的战略路线。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福耀集团已在中国18个省区市以及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12个国家建立现代化生产基地和商务机构,并在中、美、德、日设立10个设计中心和2个研发中心,全球雇员约3.7万人。福耀产品得到全球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及合作伙伴的认证和选用,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丰田、福特、比亚迪、华为等,为其提供全球OEM配套服务和汽车玻璃全套解决方案,全球市场份额达34%并被各大汽车制造企业评为“全球优秀供应商”。
5.六部门“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发布,2027年建成2800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以下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具体内容:
一、主要目标
通过持续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优化服务品质、创新产业生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电动汽车更大范围内购置使用。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二、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行动
(一)补强城市快速充电网络。建设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大功率充电为有益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实现城市各类停车场景全面覆盖。开展交流充电设施、服役8年以上老旧设施、800伏以下电压平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重点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适时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和应用场景。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二)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更新改造。打造有效满足电动汽车中长途出行需求的城际充电网络,进一步加密充电设施点位布局,不断优化设施功能结构。到2027年底,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除高寒高海拔地区外,其他高速公路服务区均应具备充电能力。
(三)补齐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短板。进一步下沉农村地区充电网络,扩大充电设施覆盖范围,不断加密交通枢纽、客货场站、休闲旅游目的地、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场景的充电设施建设,结合配套电网升级改造,加大“春节返乡”充电需求保障。到2027年底,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他地区根据需求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三、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行动
(四)提高私人充电设施建设规模。新建居住区要按规定在固定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满足直接装表接电要求。既有居住区要因地制宜补充充电设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工作增设充电设施,提升公共充电服务能力和私人车位建桩比例,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改造。
(五)推广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研究推广由运营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居住区充电设施的“统建统服”模式,实现居住区充电桩“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面向电动汽车渗透率高、接入容量受限、私人桩建设存在制约的小区开展试点。到2027年底,打造1000个“统建统服”试点小区,实现私人充电桩接入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四、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广行动
(六)持续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扎实推进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建设,建立协同推进和跟踪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电力市场分时价格信号引导作用,探索市场化车网互动响应模式。组织电网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开展区域级、省级、城市级车网互动应用场景实测。完善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推动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到2027年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有效扩大,新增双向充放电(V2G)设施超5000个,反向放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
五、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改善行动
(七)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将充电设施接入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重点围绕城市核心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乡镇聚集区以及老旧小区,针对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偏低等问题开展配电网架优化、台区增容等建设改造。推广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提升高渗透率充电负荷场景下的电网承载能力和调节能力。
(八)强化报装接电服务保障。积极拓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业务办理渠道,加快推广手机应用程序(APP)、网站等线上渠道。对于具备条件的地区,鼓励探索“一小区一证明”等试点应用,进一步简化居民充电桩报装申请资料。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提高接电服务效率。利用供电营业窗口和服务热线,做好供电服务、安全宣传工作。
六、充电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九)提升公共充电场站服务质效。加大高品质、高效能、高可靠性的设施供给,不断推动老旧设备升级改造。通过优化场站环境、规范收费标准、做好价格公示、改进运维手段等举措,切实提升用户充电体验。深化政府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功能建设,不定期开展充电站点和运营商服务质量评价,健全评价结果运用机制。
七、保障机制
(十)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统筹推进行动方案落地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大对车网互动的支持力度,指导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合开展相关功能开发和标准制定。住房城乡建设部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部要着力督导公路沿线、交通枢纽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设施建设。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要加强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促指导标准制定。
(十一)强化落地实施。各地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要因地制宜编制本地区充电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找准薄弱环节,加大推动力度,确保“倍增行动”有效落地。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相关要求,鼓励充电运营企业、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能源企业等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经济在充电领域发展。各地能源主管部门要加大配套电网建设改造支持力度,指导电网规划与充电网络规划有效衔接。电网企业要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水平,加大偏远农村地区保障型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要不断提升充电设施建设规模和服务品质。行业协会和咨询机构要发挥政策支撑和沟通纽带作用,完善技术规范和建设指南,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十二)加强安全管理。各地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加强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地。充电建设运营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开展充电站选址、设计、建设和消防设施布置,公共充电站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电运营企业要加强设备采购管理,核验充电桩及配套设备产品合格证明、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等信息,确保符合质量规定。
(十三)做好宣传引导。通过新闻报道、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发布充电设施建设动态,深度开展政策解读,做好试点跟踪报道。加强跨行业、跨领域交流,丰富互动形式,形成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充电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的良好氛围。
6.小鹏汽车官方:全新P7无论车内车外均有机械开门冗余
10月15日,小鹏汽车官方发布新一期全新小鹏P7答用户问。答问中提到,全新小鹏P7无论车内车外均有机械开门冗余。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全新小鹏P7会自动解开中控锁,解中控锁后即使后续车辆发生全车断电,依然可以在车外通过拉动车门把手进行机械解锁开门,在车内则可以通过拉动门板下方粘贴黄色醒目标识的车内机械锁开启车门。
(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