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每一场科技盛会中,特别是在2025年柏林IFA(全民创新)活动所展示的家居科技领域,一种新趋势悄然浮现。众多公司纷纷在营销与产品宣传中大肆使用AI概念,即便这毫无实际意义。
科技爱好者们早已就AI的定义展开激烈讨论,例如像聊天机器人这类特定技术是否真正属于AI范畴,以及某些AI功能是否真的具备实用价值(尤其是在需要牺牲隐私为代价的情况下)。品牌们的做法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混乱,这显然无济于事。以下是我最为担忧的两个问题:这些新贴上的AI标签,是否真的都代表AI技术?倘若真是AI,它们又能否真正为消费者带来便利?
AI究竟何时才能称得上真正的AI?
三星的Bespoke AI虽听起来高端大气,但有时其底层技术不过是基础算法而已。Ajay Kumar/CNET
当我说AI在IFA上无处不在时,绝非夸大其词。这个流行词汇出现在了SwitchBot的毛绒熊机器人和基于提示的墙面装饰上,也出现在了Roborock的智能绘图机器人割草机和海信的食谱冰箱指南中。三星更是将其三大AI品牌悉数带至IFA,包括家电领域的Bespoke AI、家庭娱乐领域的Vision AI以及手机领域的Galaxy AI。而且,你完全可以相信,只要条件允许,语音助手如今都被冠以“AI语音助手”之名。
然而,当如此众多的公司都纷纷贴上AI标签时,这一概念便开始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意义。这些新设备中,究竟有多少真正符合AI的现代定义呢?我所说的,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语言模型驱动的生成式AI,如Google Gemini和ChatGPT,它们能够总结信息,并以对话的形式与我们“交流”。许多设备确实具备一定的生成能力,但将它们与成熟的聊天机器人相提并论,并称之为AI,未免过于牵强。
AI的其他应用场景也清楚地表明,它不过是一个品牌术语,是营销部门如今不可或缺的元素。当一个标有AI的产品中,却找不到任何标准的AI功能时,这无疑会令人感到失望和困惑。例如,当三星宣称其Bespoke AI能够节省洗衣机的能耗时,它所指的似乎不过是控制洗涤周期的算法和传感器,这在几年前是绝不会被称为“AI”的。
这种做法不仅可能贬低AI这一术语的价值,还会分散人们对真正内置人工智能产品的注意力。当一切都被贴上AI的标签时,那么AI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或者至少,人们会开始产生这样的感觉,而这正是公司才刚刚开始面对的营销难题。
另一方面,我也要表扬照明公司Lepro,它来到IFA,并详细解释了其语音助手确实是基于设计概念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创建的,旨在帮助用户选择与各种活动相匹配的正确颜色。像这样的细节描述,让人更容易判断AI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它究竟在做什么(这对我作为评测者来说,也极具帮助)。
AI究竟何时才具备实用价值?
您如何判断家居中的哪些AI功能具有实用价值呢?让我们来为您测试。亚马逊
AI品牌的激增也带来了另一个难题:AI在智能家居中真的具备实用价值吗?这些标有AI的功能,真的值得它们常常标出的更高价格吗?这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AI确实物有所值,尤其是当您希望AI能够经过训练以识别特定面孔,或为您扫描视频片段时。
然而,在其他场景中,AI的实用价值却并不明显。海信努力在其所有IFA发布的产品中都融入了AI元素。但某些例子却令人失望,比如其U8 S Pro空调中的AI语音助手,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语音助手,甚至算不上高级,仅限于18条语音命令。其厨房科技中宣传的AI烹饪助手和AI洗衣助手,看起来也完全多余,干扰了我们已经掌握或可以通过谷歌快速搜索或在智能显示屏上提问来获取更多学习指南的日常任务。
SwitchBot的生成式AI艺术画框虽看起来有趣且创新,但并不会让您的生活更加轻松。SwitchBot
即便是来自SwitchBot的创新AI提示电子墨水画框,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番,但它也给人一种“我为何需要这个?”的疑惑。许多最新的AI推广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家中和生活中的新智能科技空间有限:AI在为我们节省时间和减少麻烦时效果最佳,而不是为我们创造更多需要管理的东西。
这正是我要自豪介绍的部分,也是我们CNET所有评测者的职责所在。我们并不指望普通科技买家有时间或精力去深入探究所有这些细节,或用每条命令来测试语音助手。这正是我们评测设备、手机、应用和聊天机器人的原因所在:看看哪些产品真正值得购买,哪些能让生活更加美好,哪些存在隐私问题,哪些容易产生幻觉(即给出错误或无关的信息),以及所有其他棘手的细节。当如此众多的产品都被称为这个或那个AI时,您需要专家来为您筛选。而IFA 2025给我带来了一整批需要仔细甄别的新科技。
如果您想了解家居安全方面的相关想法,请查看我喜欢家居安全AI的哪些方面,看看它是否也能对您有所帮助。
不要错过我们任何一篇无偏见的科技内容和基于实验室的评测。将CNET添加为您首选的谷歌资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