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在A股创业板上市七年的万兴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寻求“A+H”两地上市。
这家被称为“中国版Adobe”的数字创意软件企业,在全球AIGC视频创意软件市场中,按2024年收入计位列中国第三方独立提供商第一位。
然而,高达92.4%的毛利率与净亏损5471万元并存的局面,揭示了这家站在AIGC风口的软件企业光鲜背后的经营困境。
目前来看,万兴科技呈现出典型的“高毛利、低净利”特征,背后反映的是AIGC行业高投入、长回报期的共性挑战。
超高毛利率背后的商业模式优势明显。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万兴科技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分别为95.5%、94.8%、93.2%和92.4%。
这一毛利率水平甚至超过茅台,主要得益于软件产品低边际成本的订阅制模式。
报告期内,万兴科技分别录得营收11.8亿元、14.81亿元、14.4亿元和7.6亿元。而且,万兴科技的收入结构以AIGC数字创意软件产品(包括视频创意产品、绘图创意产品和文档创意产品)为主导。报告期内,该类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79.9%、82.4%、83.3%和80.6%。
此外,公司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超过90%。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达到7.11亿元,占比高达93.6%。
然而,高毛利并未转化为净利润。万兴科技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录得亏损,净亏损分别为1.57亿元和0.55亿元。
导致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期间费用高企。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合计占营收的比例达到近102%,完全侵蚀了毛利空间。
销售及分销费用是最大的支出项,2025年上半年达4.62亿元,占营收的60.8%。公司解释称,“这两年全球的流量竞争比较激烈,同时我们从去年开始做移动化转型,所以在这方面也会多投入一些营销”。
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1亿元,占营收的27.7%。管理费用则为1.02亿元,占营收的13.5%。这种“三高”费用结构体现了万兴科技在AIGC军备竞赛中的战略选择。
面对经营压力,万兴科技正积极寻求业务转型,移动化与AI化成为公司突围的双轮驱动。
2025年上半年,万兴科技移动端产品收入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占业务总体收入超过20%。其中,旗舰产品万兴喵影移动端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
在AI业务方面,万兴科技2025年上半年AI原生应用收入已突破60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2倍。公司自主研发了专注于AIGC内容创作的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并已升级至2.0版本。
而且,报告期内,其AI服务器调用量累计超5亿次,同比增长逾2倍,AI功能使用量持续攀升。万兴科技各产品线的AI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以万兴喵影为例,其桌面端AI功能渗透率已超过40%。
除了产品和技术的升级,万兴科技也在积极构建生态合作。公司旗下万兴喵影、万兴脑图、万兴图示成为首批预装鸿蒙电脑的软件之一。万兴喵影还作为首批支持英伟达GeForce RTX 50系列GPU的视频创意软件之一,提升了专业视频处理能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称,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AIGC视频创意软件市场的中国第三方独立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1.3%。
而全球AIGC数字创意软件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该市场规模已由2020年的约2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1.4%。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03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公司面临剪映、快影等背靠短视频平台的工具的激烈竞争。这些竞争对手凭借“零门槛+生态联动”优势快速占领大众市场,其免费和低价策略直接冲击万兴科技的付费产品。
面对竞争,万兴科技正推动从“单点工具”向“订阅式平台”的转型。2023年其订阅收入占比达72%,但续约率仅65%,与Adobe近90%的续费率仍有差距。
尽管AI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阶段。2024年公司AI原生应用收入6700万元,同比增长100%。但如何将技术投入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仍是万兴科技面临的关键考验。
对于万兴科技而言,此次赴港上市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面对全球AIGC市场的历史性机遇,万兴科技正全力押注技术研发与市场扩张。随着模型成本下降推动AI应用需求爆发,全球流量移动化持续演进,万兴科技的“移动化+AI化”双轮驱动战略能否带来转机,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