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硅谷最新「神仙打架」来了:一个是预言40年全准的AI教父,一个是嘴炮满级、逮谁怼谁的深度学习头号黑粉。也许LeCun离开Meta仅仅是未来硅谷AI风起云涌的一次预演。
如果要评选近期AI圈的「超级地震」,Yann LeCun被曝将离开Meta绝对算得上大地震。
作为图灵奖得主,LLM的公开反对者,世界模型的苦行僧,开源模型的守护者,X的全职博主。。。

Yann LeCun身上有太多的标签。
最近外媒WSJ给LeCun写了一篇有点「歌颂功德」味道的文章,声称「他一直正确了40年」。
作为一名和Hinton齐名,乃至共事过的AI老兵,LeCun的地位也当得起这些夸赞。

但这篇文章,和LeCun本人却遭到了马库斯的极度不认可。
马库斯的观点是我们都被他骗了十年,不要将他神化!甚至表示:
Yann LeCun赖以成名的CNN卷积神经网络成果晚于1988年张伟等人发表的文章。
虽然LeCun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但他既非其发明者,也非首个将反向传播算法应用于训练网络权重的研究者(尽管许多人误以为是如此)。

如果说Yann LeCun是深度学习阵营内部的「反对派」,他反对LLM,但坚持深度学习和最新的世界模型。
那么Gary Marcus(加里·马库斯)就是站在深度学习大门外的「敲钟人」和「职业批判家」。
作为一名认知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在AI圈的角色非常独特且富有争议。
马库斯可以算得上是深度学习的「头号黑粉」。
他坚持认为「深度学习撞墙了」(Deep Learning is hitting a wall)!
早在2018年,他就撰文指出深度学习存在数据效率低、缺乏迁移能力、无法理解因果关系等致命弱点。

对LLM的态度,他比LeCun更加激进。
LeCun认为LLM只是路线不对,而Marcus认为目前的LLM本质上没有真正的理解力,无法解决幻觉问题,且难以通向AGI。
与LeCun提倡的「世界模型」(依然基于神经网络)不同,马库斯主张神经符号主义。
他认为AI必须结合两者的优点:神经网络(用于学习和感知)+符号逻辑(用于推理和常识)。
他常举例说,人类不需要读完互联网所有的书才知道「把手伸进火里会烫」,这是因为我们有先验知识和逻辑推理,而纯深度学习缺乏这种结构。
两人经常互相讽刺。
LeCun甚至一度在社交媒体上拉黑或无视马库斯,称他为「只会抱怨不会写代码的心理学家」。
马库斯这次依然是怒喷Yann LeCun,《对Yann LeCun的虚假造神》。

中心思想就一句话:什么孤独天才?全是公关包装!他的那些「原创」,全是剽窃别人的!
所谓的「卷积之父」,其实是抢功劳?
Yann LeCun最引以为傲的成就,莫过于卷积神经网络(CNN)。
这也是他拿图灵奖的资本。
但在Marcus眼里,这简直是「贪天之功」。
Marcus直接甩出证据:
早在1979年,日本学者 福岛邦彦 就做出了基础工作。
1988年,中国学者张伟 等人就把反向传播算法用到了CNN上。


其实,最早把张伟这位大神「挖」出来打脸LeCun的,不是Gary Marcus,而是著名的AI怨妇/LSTM之父——Jürgen Schmidhuber。

Schmidhuber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证明「深度学习现在的巨头们都抄袭了以前的成果」。
以下是Schmidhuber专门抨击2018年图灵奖颁发给「深度学习三巨头」(LeCun, Hinton, Bengio)的文章。


文章链接:https://people.idsia.ch/~juergen/critique-turing-award-bengio-hinton-lecun.html
Schmidhuber专门撰写的关于CNN发明权的文章:
Who Inven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谁发明了卷积神经网络?)

文章链接:https://people.idsia.ch/~juergen/who-invented-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html
Schmidhuber专门好用⭐️标注了:
1988年Wei Zhang(在日本工作的中国研究员)及其同事拥有了第一个通过反向传播训练的「现代」二维CNN,并将其应用于字符识别。
计算成本大约是现在的1000万倍。
1989年4月:张伟等人还首次提交了关于「现代」反向传播训练 CNN(并应用于字符识别)的期刊投稿。
1989年7月:贝尔实验室的Yann LeCun等人在继Zhang等人之后,发表了关于反向传播训练CNN用于字符识别(邮政编码)的第二篇期刊投稿。

他特意把时间精确到月份,就是为了证明:张伟(1988年/1989年4月)在时间线上早于Yann LeCun(1989年7月)。
Yann LeCun呢?
他只是在第二年发了英文论文,不仅没提张伟,连其他前辈也极少引用。
基础性工作由福岛邦彦在 1979-1980 年完成;张伟等人(1988 年)早于LeCun将反向传播算法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这项鲜为人知的研究于1988年以日文发表(附英文摘要)。
LeCun的幸运之处在于次年以英文在更知名的平台发表了论文,并提出了提升网络性能的重要技巧,但他的研究并非首创。LeCun很少提及他的前辈学者。
Marcus讽刺道:「他不是发明者,他只是擅长把别人的成果贴上自己的标签。」
最近,Yann LeCun因为疯狂Diss大语言模型(LLM),说它「不如猫」、「没前途」,被捧为反主流的英雄。
Gary Marcus看着这些新闻,估计牙都咬碎了。
为什么?
因为Marcus自己才是那个最早质疑LLM的人!
早在2019年,Marcus就公开说GPT不行。
当时Yann LeCun在干嘛?他在网上嘲讽Marcus是「顽固派」,还在Facebook上带头网暴他!
直到ChatGPT出来,把Meta自家的模型按在地上摩擦,Yann LeCun才突然改口,变成了「反LLM斗士」。
Marcus怒极反笑:「这就叫40年一贯正确?这叫见风使舵!」
证据如下,2022年11月,LeCun仍在高声宣扬(其公司的)LLMs是「了不起的成果」:

(插一句,看大佬们撕逼真爽,有理有据)
Yann LeCun最近要离职创业,搞那个听起来高大上的「世界模型」。
WSJ把它吹成了AI的未来救星。
Marcus冷冷一笑:这也叫创新?

当时Yann LeCun对这些理论爱答不理。
现在?他把这些旧概念捡起来,换个包装,又成了自己的「独家发明」。
Marcus引用了「思想剽窃」的官方定义,指着Yann LeCun的鼻子骂:挪用他人观点、不给原作者署名、假装自己是原创。
这事儿,你干了不是一次两次了!
Marcus最后总结道:Yann LeCun确实有贡献,这不可否认。
但他和Meta联手,利用媒体霸权,把自己塑造成唯一的英雄,而系统性地抹杀、无视了无数前辈和同行的心血。
包括中国的张伟、日本的福岛、还有被他骂过的Marcus自己。
「这哪里是孤独的天才?这分明是吃相难看的掠夺者。」
其实WSJ的观点很简单。用一个标题总结的话就是:
硅谷大地震!AI教父与扎克伯格「决裂」?
40年预言全中,这次他又要单挑全世界!
说白了,有点相当于一篇「软文」,给LeCun的新公司来造势的。

拓展阅读:图灵奖得主LeCun最后警告Meta!我搞了40年AI,大模型是死路
「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大概是Yann LeCun此刻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他是图灵奖得主,是现代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是Meta(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
但在自家公司里,他却成了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这位65岁的AI教父,正密谋「出走」Meta,另起炉灶!
理由只有一个:他觉得现在的AI路子,全走歪了!
这一局,只有他敢说「不」
现在的硅谷,什么最火?毫无疑问,大语言模型(LLM)。
扎克伯格为了追赶ChatGPT和谷歌,正像疯了一样狂砸数千亿美元,组建了一支顶尖大军,只为打造那个传说中的「超级智能」。
但在Yann LeCun眼里,这简直是场笑话。
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指着那些价值连城的LLM说:
「这玩意儿就是个死胡同!」「现在的AI模型,智商还不如一只猫!」
你想想,老板在疯狂烧钱搞基建,首席科学家却在旁边泼冷水说「此路不通」。这画面,太窒息了。
更绝的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台上,直接放狠话:「未来3到5年,现在的LLM都会被淘汰!谁脑子正常还会用这种东西?」
据悉,他正准备创立一家新公司,专攻他心中的终极答案——「世界模型」。
不像LLM只会死记硬背海量文本,他的「世界模型」像人类婴儿一样,通过观察视觉信息来理解这个世界。

Yann LeCun这辈子,似乎总是在逆行。
80年代,他在读博。那时没人看好机器学习,他连个导师都找不到。
90年代,他在贝尔实验室。他搞出了手写识别技术,银行都在用,可那时候AI还是个冷门词。
直到2013年,扎克伯格为了抢占未来,三顾茅庐,亲自请他出山,掌管Facebook的AI大印。
2018年,他拿下了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
那时的他,穿着黑色雷朋眼镜,带着淡淡的法国口音,是Meta当之无愧的「门面担当」。
然而,蜜月期结束了。
当ChatGPT横空出世,当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向了OpenAI,Meta慌了。
扎克伯格需要的是即战力,是能马上变现的产品,而不是Yann LeCun那些「仰望星空」的理论。
于是,最扎心的一幕发生了。
28岁的新老板,65岁的老教父。
今年夏天,Meta搞了一场大清洗。
扎克伯格提拔了一位年仅28岁的天才少将——Alexandr Wang,担任Meta新的首席AI官。
是的,你没看错。
这位28岁的年轻人,成了65岁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的顶头上司。
曾经那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只谈未来不谈KPI的FAIR实验室(基础AI研究),如今面临裁员、资源缩减。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拿着数百万年薪、只为快速出产品的新贵。
虽然扎克伯格还在社交媒体上维持体面:「Yann的职位没变,他还是首席科学家!」
Yann LeCun也礼貌回复:「期待合作。」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属于Yann LeCun的Meta时代,正在落幕。

Yann LeCun老了吗?
也许。
但他认输了吗?绝不。
即使被边缘化,即使被视为「老顽固」,他依然满世界飞,在各种大会上向年轻的研究者喊话:「如果你是AI博士生,千万!千万不要去搞大语言模型!」
甚至有传言,他正在招兵买马,要把老部下们拉走,去证明「世界模型」才是真理。
他的老友评价他:「固执,但是那种好的固执。」
他自己在网站上写道:「我是科学家,无神论者,左派,大学教授,还是个法国人。我是右翼鄙视的一切。」
你看,这就叫硬骨头。
究竟是扎克伯格用金钱堆出了大力奇迹?还是这位「预言全中」的老教父,再一次狠狠打脸全世界?
这场硅谷年度大戏,才刚刚开始。
最后,马库斯还引用了一些其他人的观点来佐证他自己的观点。


有人说Marcus是嫉妒,有人说这是迟来的正义。
但在名利场上,或许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白莲花。
这场神仙打架,你站谁?
参考资料:
https://www.wsj.com/tech/ai/yann-lecun-ai-meta-0058b13c
https://garymarcus.substack.com/p/the-false-glorification-of-yann-lec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