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5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做题为《产业赋能,RISC-V场景化方案创新与生态协同》的报告。
何宁指出,RISC-V对我们国内的芯片企业、对集成电路创新最大的一个价值,就是经常说“既要、又要、还要”。RISC-V是既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又能够满足自主创新的需求,还能够保持跟国际生态接轨。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它在中国发展的非常迅猛。
何宁表示,现在行业普遍认为垂直场景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限生态场景。垂直场景和通用的场景不一样,它更是面向特定的方向、特定市场、特定用户、特定需求等等,因为“特定”所以它的生态可能不像通用场景那么强,软件数量可控,因此这个生态要求相对较低、就比较容易突破。
何宁指出,对于什么是垂直场景,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奕斯伟将其分成“垂直领域”和“垂直行业”两个不同的维度。
垂直领域更多是偏技术视角讲垂直场景,而垂直行业是偏客户和市场的角度去讲。说“垂直领域”的时候,对应数据中心、车载、移动、消费电子,实际上这算是比较大的概括,再往里面细分还有很多非常细的东西。
垂直行业的角度,比如:智能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特征就是在垂直领域的这个角度,它因为是偏技术维度、所以强调的是技术特定领域技术栈的深度优化,强调的是软硬件的技术实现,因此它更多是从RISC-V技术优势的角度去驱动发展。主要的参与方或者主要的推动方,应该是芯片商、方案商等等。
何宁表示,无论是垂直领域还是垂直行业,实际上之间是有交叉的。垂直行业,比如“交通”包括了很多垂直领域里面的设备。所以可以这样说,垂直领域的渗透软硬件的产品将会成为垂直行业的应用构建基础,而垂直行业能够把很多垂直领域的这些部件给组织起来,然后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方案、成体系、成规模的推动RISC-V的落地。所以说我们讲RISC-V生态突破侧,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垂直领域与垂直场景双轮驱动。
何宁介绍了奕斯伟计算在垂直领域RISC-V场景的创新方案,将RISC-V和AI作为底层核心技术,定位为AI时代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围绕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两大领域。其中,具身智能这里主要指的是智能汽车、机器人,也包括用于智能汽车、机器人的各种控制和智能计算,以及它在工业等各个方向上的延伸应用等。
“奕斯伟计算把自己定义为系统级解决方案提供商,芯片是我们的核心能力、但是我们更期望给客户提供的是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的一颗芯片。”何宁说。
此外,何宁还介绍了奕斯伟的RISC-V方案在智能显示器、智能座舱,智能外后视镜流媒体等场景的应用。
何宁指出,现在其实想在垂直行业推动RISC-V成规模落地的最大挑战,是产品丰富度不够。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RISC-V产品在各个场景落地,奕斯伟牵头成立了一个“RDI聚力联盟”,和联盟伙伴一起、很多合作伙伴在全国多地也成立了创新中心、推动RISC-V在各个垂直行业场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