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帝先新一代“伏羲”架构芯片已完成流片验证;
2.国产AMC设备领跑者:中用科技市场份额再创新高;
3.东芯股份:砺算科技正向部分客户进行送样;
4.全网疯传!特朗普中风住院?
5.30家上市车企上半年业绩盘点:内卷致盈利能力下滑,支付账期有明显改善;
6.应对美关税威胁,韩国政府计划2026年将半导体材料进口关税降为0
1.象帝先新一代“伏羲”架构芯片已完成流片验证
9月3日,安孚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象帝先研发的新一代“伏羲”架构芯片已完成流片验证,该芯片在图形渲染能力与并行计算性能方面表现优异。
据悉,象帝先在获得安孚科技投资后,新品迭代加速,新一代伏羲架构GPU将采用5nm工艺,算力达160TFLOPS(FP32),并集成12GB HBM2显存。
今年4月中旬,作为象帝先的股东——安孚科技在互动平台上透露象帝先的最新进展时表示,象帝先研发的新一代“伏羲”架构芯片目前正在流片,这一架构将带来两款新品,其性能和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伏羲A0专注填补国产高端渲染产品空白;伏羲B0则是GPU与NPU融合的芯片,主打端侧模型部署和快速兴起的AIPC市场,伏羲B0将全面支持LLAMA 、ChatGLM-6B 、Stable-Diffusion 、Sora、DeepSeek R1 1.5B/7B等主流模型的端侧部署需求。
安孚科技还透露,象帝先股东中包含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如重庆两江产业发展集团等。象帝先的上市计划将根据市场情况、发展战略等因素进行决策。公司将持续关注象帝先的发展动态,并积极支持其成长。
2.国产AMC设备领跑者:中用科技市场份额再创新高
在半导体制造迈向3nm及以下更精密制程的时代,对于洁净室环境的要求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酸性气体、碱性气体、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空气分子污染物(Airborne Molecular Contaminants, AMC)对生产设备与晶圆良率的潜在威胁日益凸显,使其监测与管控成为保障高端芯片制造的核心环节。
长期以来,全球高精度AMC监测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Teledyne API与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s两家企业主导,二者在2023年中国市场的合计占有率曾超过30%。然而,在全球产业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成为产业共识的背景下,高端制造装备的本土化进程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此市场格局下,中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用科技”)凭借在AMC在线监测与管控领域的深厚积累,实现了市场地位的重大突破。公司已形成覆盖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污染治理的完整解决方案,率先突破行业技术壁垒,产品在头部晶圆制造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中用科技AMC在线监测系统
市场份额跃升,确立国内行业领导地位
根据SEMI发布的《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报告》中关于中国市场规模的占比推算,2023年与2024年中国AMC监测管控设备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4.84亿元和5.25亿元。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AMC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与深化,展现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在这个技术壁垒极高的细分赛道,中用科技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从2023年的31.40%提升至2024年的32.19%,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同时,其国际市场份额也由10.81%增至11.14%,展现出稳健的全球扩张势头。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高端制造装备企业从“追赶”到“并跑”的产业升级缩影。越来越多的国内头部晶圆厂选择中用科技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基于成本与性能的综合考量,更是对本土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的高度认可。
技术创新驱动:从“可用”到“可靠易用”的价值升级
在先进的半导体制造环境中,AMC管控的挑战不仅在于检测的灵敏度,更在于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稳定性与精准度。传统的人工采样模式效率低下,且难以捕捉关键污染物的瞬时波动,已无法满足先进制程的需求。
中用科技的AMC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技术范式的革新,其核心优势在于:
• 实时与主动式防御:系统能够以毫秒级响应速度,实时捕捉并识别酸、碱、VOCs等多种关键污染物,将风险控制从事后分析转变为事前预警与实时干预,使环境风险管控更具前瞻性与可追溯性。
• 高精度与稳定性:凭借高精度传感器与先进算法,系统确保了在复杂工艺环境下长期运行的数据稳定与可靠,为生产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 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自动生成污染趋势图谱和污染源追踪报告,辅助管理者优化工艺流程与管理策略。
• 闭环式管理优化:系统具备远程监控与阈值预警功能,可即时通报异常,避免良率损失。其沉淀的数据亦可用于评估治理措施的成效,从而形成“监测-分析-治理-验证”的闭环管理,持续优化生产环境。
凭借上述综合优势,中用科技的产品完成了从满足基本功能的“可用”到提供卓越价值的“可靠易用”的蜕变,成为保障客户生产良率与稳定性的核心工具。
结语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更高精度、更复杂结构演进,AMC的监测与管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中用科技凭借其自主创新的高精度在线监测系统,不仅在国内市场确立了领导地位,也开始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其技术竞争力。中用科技的成功,象征着中国高端制造装备正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加速前行,从昔日的“跟随者”转变为与国际巨头并驾齐驱的“同行者”,并向着“领跑者”的目标稳步迈进。
3.东芯股份:砺算科技正向部分客户进行送样
9月3日,东芯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砺算科技已经向部分客户进行送样,并在持续优化中,后续将继续按计划推进产品生产、销售等相关工作。
资料显示,砺算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研发高性能GPU的公司,专注自研架构、全自有知识产权,深度掌握GPU大芯片的架构、设计、软件研发和know-how,对处理器生态状况和生态建设具有深厚经验。
砺算科技7G100芯片经历近四年研发周期,于2025年5月25日该芯片成功点亮,主要功能测试结果符合预期要求,产品可覆盖端、云、边场景的主流图形渲染与AI加速需求,且对标主流GPU架构实现外部生态无缝兼容,核心目标是突破国产主流完整GPU架构自主可控难题。
不久前,东芯股份还发布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公告,宣布拟联合亨通集团、上海道禾旗下基金等投资方,合计向砺算科技增资5亿元。其中,东芯股份将以自有资金约2.11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从37.14%微调至35.87%,仍为上海砺算重要股东,此举标志着东芯股份在“存、算、联”一体化战略布局中,进一步深化对GPU领域的投入。
4.全网疯传!特朗普中风住院?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上周是否患上缺血性中风?这位79岁的美国总统在公众视野中消失数日,引发了网上一系列猜测,#特朗普已死#等热门话题标签冲上热搜,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其健康状况的争论。
一些用户声称特朗普患上了缺血性中风,即脑部血流阻塞;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心脏病发作,甚至有人认为他周末打高尔夫时使用了替身。
这场风波始于8月底,当时特朗普突然减少了在媒体上的露面。白宫发布的特朗普与家人在高尔夫球场上的照片似乎加剧了人们的质疑。批评人士指出,特朗普手上明显有瘀伤,在最近一次政策活动中迟到,而且他的声音“虚弱无力”。X平台上一条由评论员Adam Cochran发布的帖子在网络上疯传,声称特朗普数月来一直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小中风”)。Adam Cochran指出,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拖着右腿”的镜头,并引用了白宫披露的关于常用预防中风药物的信息。
“我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宫正在掩盖特朗普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事实。而且他本周很可能又患上了更严重的缺血性中风。”Adam Cochran在X上发帖称。
网络世界对此表示怀疑,但唐纳德·特朗普确实还活着。美国时间周二(9月2日),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的电视露面,证明了自己还活着。
一位记者调皮地问特朗普,你是什么时候得知自己去世的?
79岁的特朗普表示,他收到报告称,由于最近几天他很少露面,所以有些不对劲。从周二下午到周六早上,他都没有公开露面。此前,他参加了一场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公开内阁会议,这是他任期内最长的一次。
白宫和特朗普本人坚称这些谣言是假的。“我这辈子从未感觉这么好过,”特朗普总统周一还在“真相社交”上用全大写字母写道,并驳斥这些传言是“假新闻”。
“我知道他们在问:‘他还好吗?感觉怎么样?出了什么问题?’”特朗普说。“这个劳动节周末我非常活跃,包括去弗吉尼亚州北部的俱乐部打高尔夫球,以及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反复发帖。”
白宫回应,将特朗普手部瘀伤归咎于“过度握手和服用阿司匹林”,将脚踝肿胀归咎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这是一种今年夏初诊断出的循环系统疾病。官员们否认了任何关于中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说法。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特朗普定期服用阿司匹林以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网上那些胡编乱造的猜测疯狂且毫无根据。特朗普总统状态非常好,而且精力充沛。他对公众完全公开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与他的前任不同,他的前任几周没有接受媒体采访,任期内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度假睡觉。”
特朗普的健康状况透明度一直受到质疑。他的前医生哈罗德·伯恩斯坦医生表示,特朗普曾口述一份声明,称他的健康状况“惊人地好”,尽管这份声明是以伯恩斯坦的名义发布的。2019年,特朗普突然造访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时,要求工作人员签署保密协议,他最初拒绝谈论此次造访的原因,后来才得知是一次例行结肠镜检查。
美国的副总统或许也加剧了人们对特朗普健康状况的质疑。8月27日,美国副总统JD·万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非常有信心,美国总统身体状况良好,将完成剩余任期,为美国人民做出伟大的贡献”。
万斯接着补充道:“如果发生可怕的悲剧,但愿不会发生,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过去200天里我接受的更好的在职培训了。”
尽管如此,一些观察人士指出,最近几周对媒体采访总统的限制异常严格。记者被隔离得更远,活动现场的提问也经常被打断,批评人士认为,这些举措旨在保护特朗普免受外界关注。
医学专家强调,没有证据表明特朗普患有中风。然而,这一理论仍然引起共鸣,因为根据克利夫兰诊所的数据,缺血性中风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中风类型,占比高达87%。面部下垂、言语不清或手臂无力等症状可能突然出现,因此迅速治疗至关重要。
关于总统健康状况的猜测并不新鲜。罗纳德·里根在其总统任期后期面临关于其体力的质疑,乔治·H·W·布什在国宴上呕吐晕倒,乔·拜登也经常回应有关其身体健康状况的谣言。特朗普本人长期以来一直将竞争对手的健康状况作为政治话题。
目前,特朗普正在推进其日程安排和自己的反驳。“我非常活跃,”特朗普本周表示。但他的解释能否平息谣言仍不清楚。
5.30家上市车企上半年业绩盘点:内卷致盈利能力下滑,支付账期有明显改善
今年6月10日-11日,国内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17家车企陆续披露,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保障产业供应链稳定,被认为是国内车市“反内卷”的重要举措。
《条例》发布至今已满60天,各家车企执行情况如何?本文将通过上半年业绩回顾,复盘车企业绩表现的同时,盘点《条例》发布后,企业应付账款的变化情况。
价格内卷致汽车行业盈利能力下滑
本次共统计A股、港股30家整车上市企业,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收为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2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5.79%至441.73亿元,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内卷致行业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5.2%降至14.4%,净利润率也由上年同期的3.7%降至3.2%。
营收规模方面,千亿级企业仅有比亚迪(3712.81亿元)、上汽集团(2943.36亿元)、吉利汽车(1502.85亿元)3家公司,营收超过500亿元规模的企业还有长城汽车(923.35亿元)、北京汽车(823.98亿元)、长安汽车(726.91亿元)、赛力斯(624.02亿元)、理想汽车-W(561.72亿元)、东风集团股份(545.33亿元)。营收垫底的企业分别为曙光股份(8.66亿元)、海马汽车(6.55亿元)、华晨中国(5.62亿元)、众泰汽车(2.8亿元)。
从营收增速看,零跑汽车(174.1%)、北汽蓝谷(154.4%)、小鹏汽车-W(132.5%)3家公司营收同比增超100%,营收同比增超10%的企业还有汉马科技(50%)、中通客车(43%)、吉利汽车(40.1%)、千里科技(40%)、安凯客车(38.7%)、曙光股份(32.6%)、福田汽车(26.7%)、比亚迪(23.3%)、众泰汽车(12.6%)。
同时也出现宇通客车(-1.3%)、理想汽车-W(-2%)、赛力斯(-4.1%)、长安汽车(-5.3%)、金杯汽车(-5.3%)、广汽集团(-8%)、中集车辆(-8.8%)、江淮汽车(-9.1%)、北京汽车(-12.6%)、一汽解放(-21.1%)等10家公司营收同比下降的情况。
30家上市车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同花顺)
归母净利润方面,上半年仅比亚迪一家公司实现100亿元级盈利规模,达155.11亿元,盈利规模超10亿元的企业还包括吉利汽车(92.9亿元)、长城汽车(63.37亿元)、上汽集团(60.18亿元)、赛力斯(29.41亿元)、长安汽车(22.91亿元)、宇通客车(19.36亿元)、理想汽车-W(17.43亿元)、华晨中国(17.01亿元)。
另有海马汽车(-0.75亿元)、曙光股份(-1.45亿元)、众泰汽车(-1.48亿元)、江淮汽车(-7.73亿元)、小鹏汽车-W(-11.42亿元)、北汽蓝谷(-23.08亿元)、广汽集团(-25.38亿元)等7家公司出现亏损(本次统计未包括蔚来)。
业绩承压背景下,整车上市公司的负债情况也未有明显改善,30家公司上半年合计负债2.5万亿元,同比增长5.86%;由于资产规模同比增长7.14%至4.02万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62.2%。其中,众泰汽车(97.3%)、金龙汽车(85.7%)、北汽蓝谷(80.3%)、安凯客车(77.1%)、赛力斯(76.1%)、江淮汽车(75.3%)、福田汽车(73.3%)、零跑汽车(71.9%)、比亚迪(71.1%)等9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70%。
60天账期推进情况引关注
根据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保障产业供应链稳定,该举措已得到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安启源、长安凯程)、上汽集团、比亚迪、奇瑞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蔚来汽车、江淮汽车、北汽集团、理想汽车、赛力斯、零跑汽车等17家汽车集团响应支持。
虽然《条例》于上半年执行不到1个月,但其对供应链的减负影响仍值得期待。
经统计,30家车企上半年合计应收账款为2939.87亿元,同比微增0.76%;应付账款合计为9227.13亿元,同比大增12.88%。
其中,23家A股车企上半年应付账款合计为6138.22亿元,同比增长3.3%。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是A股唯二应付账款超千亿元的公司,上半年分别为2352.14亿元、1594.23亿元;应付账款超百亿元的还有长城汽车(379.32亿元)、赛力斯(355.13亿元)、长安汽车(252.25亿元)、一汽解放(195.35亿元)、福田汽车(171.99亿元)、广汽集团(162.53亿元)、中国重汽(136.72亿元)、江淮汽车(121.72亿元)、江铃汽车(102.76亿元)。A股应付账款规模不足10亿元的车企仅三家,分别为曙光股份(8.75亿元)、海马汽车(4.36亿元)、众泰汽车(3.69亿元)。
30家上市车企2025年上半年账期支付情况(单位:亿元、天,数据来源:同花顺)
虽然应付账款规模呈增长趋势,但支付周期同比有了明显下降。
A股车企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23家公司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25.11天,比上年同期的平均148.22天,下降了23.11天。
众泰汽车是上半年唯一一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超300天的企业,达310.1天;超100天的车企最多,达16家,分别为曙光股份(183.2天)、安凯客车(163.7天)、千里科技(157.8天)、海马汽车(149.9天)、比亚迪(141.0天)、金龙汽车(133.9天)、赛力斯(127.5天)、一汽解放(123.3天)、汉马科技(121.0天)、江铃汽车(117.8天)、北汽蓝谷(112.3天)、江淮汽车(111.6天)、上汽集团(107.4天)、福田汽车(104.1天)、金杯汽车(102.4天)、长安汽车(100.1天)。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100天以内的车企共计6家,除长城汽车(97.3天)、广汽集团(79.1天)为乘用车企外,中通客车(94.3天)、中国重汽(88.9天)、中集车辆(78.9天)、宇通客车(71.8天)均为商用车企。
另对比发现,上半年有10家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出现小幅增长,分别为赛力斯(+35.9天)、一汽解放(+29.8天)、江淮汽车(+20.4天)、中集车辆(+6.2天)、中国重汽(+4.8天)、长城汽车(+3.2天)、江铃汽车(+1.7天)、广汽集团(+1.5天)、长安汽车(+1.4天)、宇通客车(+0.8天)。
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下降的企业多达13家,其中众泰汽车(-144.2天)、汉马科技(-135.3天)、北汽蓝谷(-116.6天)、海马汽车(-106.6天)均同比下降超100天。
随着周转天数下降,A股23家车企上半年应付账款周转率也得到改善,已由上年同期的1.51次/年提升至1.59次/年。
由于上半年《条例》执行时间较短,对应付账款账期的影响仍有限,预计下半年将会有更为显著的改善。
6.应对美关税威胁,韩国政府计划2026年将半导体材料进口关税降为0
韩国政府正在推进一项计划,计划2026年将用于半导体晶圆生产的主要进口材料的关税降至0%。此举正值美国警告将对韩国半导体征收100%的商品关税之际。韩国政府计划通过降低用于晶圆生产的进口材料的关税,增强韩国国内半导体的成本竞争力。
据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计划与税务机关企划财政部就对坩埚、碳复合材料(CCM)、砂轮等共计8种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用材料实施配额关税进行磋商。此项决定将税收优惠范围扩大至除原先适用配额关税的石英玻璃基板以外的半导体晶圆材料。
韩国政府此举源于国内半导体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尽管SK海力士等大型企业目前乘着人工智能(AI)浪潮创下了创纪录的业绩,但专家们认为,如果深入分析,情况远非令人放心。一位韩国企业高层人士表示:“当前的半导体上升周期得益于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他还补充道:“像OpenAI这样的公司,利润随时可能下滑,而且随着拥有先进技术的中国加入存储供应竞争,明年的经营状况难以保证。”
半导体市场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也是韩国政府寻求降低关税的主要原因。继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月警告将对半导体产品征收约100%的关税后,美国商务部最近加大施压,威胁要撤销授予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中国子公司的“验证最终用户(VEU)”资格。这可能会迫使韩国企业只能在中国生产传统的存储半导体产品。
行业分析师估计,关税降低带来的效应将达到数千亿韩元。
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政府需要更大胆的产业支持。今年4月,韩国政府通过追加预算提案宣布,将把半导体综合扶持计划的规模从去年的26万亿韩元增加到33万亿韩元,但政府的直接财政支持还不到这一数额的一半。《半导体特别法》仍在国会审议,该法案包含诸如每周52小时工作制豁免和补贴发放等产业扶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