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汝京博士加盟上海电力大学
2、荣耀前副董事长万飚加入远景动力,任全球CEO
3、曾任英特尔芯片架构师近20年,苏菲回国加盟清华
4、机构:全球智能手机均价持续攀升,2025年将增至370美元
5、苹果市值反弹背后:iPhone 17热销与AI焦虑并存
6、机构:Q2越南智能手机出货量中5G份额达到50%
7、黄仁勋重金押宝OpenAI背后:用投资拉需求,还会投马斯克AI公司?
1、张汝京博士加盟上海电力大学
据上海电力大学官微消息,为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日前,上海电力大学举办特聘教授张汝京博士聘任仪式。
张汝京教授感谢上海电力大学给予信任与支持。他介绍了自己在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的学习经历,表示受聘特聘教授是压力也是责任,将积极投身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产学研平台建设,打破校企壁垒,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资料显示,张汝京博士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界的标杆人物,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父”。他本科毕业于台大,后赴美国深造,先后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和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任职长达二十年,期间深度参与了全球多个晶圆厂的建设与运营管理,积累了深厚的半导体产业经验。怀着产业报国的理想,他先后创办了世大半导体、中芯国际、新昇半导体及芯恩集成电路等多家具有深远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成功推动中国芯片制造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攻克了多项关键“卡脖子”技术瓶颈,深刻影响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进程,是业界广泛推崇的时代楷模。
2、荣耀前副董事长万飚加入远景动力,任全球CEO
9月22日,电池科技企业远景动力(AESC)宣布,任命万飚(David Wan)为全球首席执行官。万飚在科技行业拥有超20年的管理和实战经验,曾历任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荣耀副董事长等。
据悉,万飚还将同时担任远景科技集团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官。
远景集团董事长兼AESC董事会主席张雷表示:“万飚的任命确保了AESC长期战略的连续性,同时也为我们全球发展的新阶段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万飚的领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AESC在所有市场推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增长的承诺。”
公开信息显示,万飚,1972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无线电技术学位,1996年加入华为。加入华为后,他曾历任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终端公司总裁、俄罗斯地区部总裁、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总裁、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等职位。
2020年11月荣耀独立后,万飚加入荣耀,并担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短时间内帮助荣耀实现供应链恢复、渠道重建和国际合作突破,让荣耀快速重回市场正轨。2023年11月,原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晖接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改任荣耀副董事长。
2024年9月,荣耀确认,万飚因个人原因辞去副董事长等职务,其相关工作移交由吴晖接手。
3、曾任英特尔芯片架构师近20年,苏菲回国加盟清华
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官网更新了教研人员简历,原英特尔任芯片架构师苏菲出任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兴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开资料显示,1999和2001年获清华大学自动化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2006至2025年就职于英特尔任芯片架构师;2025年加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芯片测试与可测性/可靠性设计、芯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致力于从芯片电路级到架构级的创新研究,解决芯片可测性、可靠性、安全性与计算弹性等关键难题。研究成果成果多款具有后续行业影响力的芯片产品。技术创新获国际专利技术,架构3D芯片/芯粒(Chiplet)测试、模拟芯片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推动先进研究成果的标准化,参与IEEE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除了在英特尔工作多年外,苏菲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高级会员,并担任IEEE《设计与测试》副主编,还曾在多个会议技术程序委员会任职。
4、机构:全球智能手机均价持续攀升,2025年将增至370美元
据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在高端化的推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售价(ASP)持续逐年增长,将从2024年的357美元增至2025年的370美元,到2029年将达到412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
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除了高端化趋势的提升外,5G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对高级功能的偏好(即使在中端设备中也是如此)也推动了这一稳步增长。
从厂商来看,苹果仍然是高端手机平均售价的支柱,预计其平均价格将从2025年的919美元上涨至2029年的近1000美元,这得益于其Pro和基础机型的组合,包括最新的“e”和“Air”系列。
华为复苏后,正在其中国本土市场加强平均售价的增长。随着自研芯片供应链限制的缓解,华为的Mate和P系列正在推动其平均售价的上涨。华为强劲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也进一步支撑了平均售价,该系列手机的销量正在稳步增长。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的忠诚度使其能够实现高端定价,但其在中国以外的扩张仍然有限。
从地区来看,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中国第二季度的平均售价(ASP)走势将略低于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增长率已从之前的4%修正为3.6%。平均售价的上涨主要受华为、OPPO和vivo推动。目前预计苹果2025年中国市场平均售价将同比增长2%,而之前第一季度的预测是下降。从长远来看,中国市场的高端化转型将推动全球平均售价走高,同时提升其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高端领域的地位。
5、苹果市值反弹背后:iPhone 17热销与AI焦虑并存
库克参加苹果门店的iPhone 17上市
北京时间9月23日,据CNBC报道,在iPhone 17于上周五上市后,苹果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上涨,已经抹掉了2025年目前为止的所有损失。
截至周一收盘,苹果股价上涨4%,今年目前为止累计上涨超过2%,成为最新一家恢复增长的大型科技股。
上周五,苹果发售了新款iPhone、Apple Watch和AirPods。新款iPhone,尤其是中端款999美元iPhone Air,是多年来的首次重大外观改版。分析师表示,早期的订单等待时间显示需求强劲,而且中国市场需求也很旺盛。
不过,目前为止,苹果在2025年的股价表现在大型科技公司中依旧落后,部分原因是其在AI芯片和数据中心方面的投入远低于竞争对手。苹果还将对Siri助手的一项关键升级推迟到2026年,令外界担心其在AI技术整合方面落后于谷歌和微软。(凤凰网科技)
6、机构:Q2越南智能手机出货量中5G份额达到50%
近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在生态系统推动5G普及的推动下,5G智能手机在越南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份额首次达到 50%。尽管市场挑战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越南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下降,但该季度5G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3%。
从厂商表现来看,该机构指出,全球OEM厂商一直处于越南5G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的前沿,其中全球前两大品牌——苹果和三星贡献了第二季度5G出货量的73%。具体来看,在所有OEM厂商中,苹果是2025年第二季度5G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最大贡献者,占比40%。新旧款iPhone持续的折扣和优惠,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这些设备;市场不确定性对苹果的出货量影响不大。iPhone 16 Pro Max是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最高的5G机型,其次是OPPO的Reno14 F。三星在越南5G出货量方面排名第二,其中60%为 5G 智能手机。购买三星Galaxy S25系列手机,Viettel Teleco 提供三个月免费5G流量(最高 3GB/月)。OPPO凭借其Reno14系列,在5G出货量中位居第三,这是OPPO此次在越南推出的全5G系列。此外,使用Viettel SIM卡和任何Reno14系列设备的用户均可获得30GB的免费5G流量。小米在越南推出了支持5G的Redmi Note 14,相比仅支持4G的Redmi Note 13有了显著升级。同样,vivo今年也从仅支持4G的Y29过渡到支持5G的Y39,这反映出中国OEM厂商正在更广泛地推动将5G机型添加到其产品组合中。
7、黄仁勋重金押宝OpenAI背后:用投资拉需求,还会投马斯克AI公司?
黄仁勋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伟达计划向OpenAI 投资1000亿美元,以资助后者进行一项历史性的数据中心扩建工程,协助重塑市场对OpenAI并不稳定的财务状况的预期。
对于英伟达来说,此举司空见惯,其CEO黄仁勋(Jensen Huang)已多次尝试利用市场对英伟达未来抱有的巨大信心,来强化公司在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英伟达也借助自身强大的资产负债表,通过与主要客户达成交易、合作和投资来推动AI热潮持续升温,其中包括其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竞争对手英特尔以及xAI。
投资换需求
这些交易凸显出一些投资者在英伟达前景展望中点出的“循环性”问题。也就是说,英伟达通过支持创业公司和其他公司,来提振或巩固其AI芯片需求。这些公司随后把获得的资金或流动性用于购买英伟达芯片。
研究公司NewStreet Research的分析显示,英伟达每向OpenAI投资100亿美元,后者就会花费35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芯片。这种安排虽然压缩了英伟达尖端芯片的常规利润率,但确保了持续需求,并为资金紧张的AI公司提供了生命线。对OpenAI而言,这实质上相当于获得了价格折扣。
NewStreet分析师预计,英伟达将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xAI及其他资金拮据的企业提供类似交易。
单是周一投资OpenAI的消息就为英伟达增加了近1600亿美元市值,巩固了其与这家AI时代领军软件公司的联系,同时也平息了外界对于OpenAI如何支付其近几个月所作出数十亿美元承诺的质疑。
给OpenAI背书
英伟达的这项投资相当于给OpenAI投下了一张重大的信任票。尽管OpenAI的月活用户数已飙升至7亿,但其盈利模式仍不明朗。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去年秋天曾向投资者透露,预计到2029年实现首次盈利之前,公司累计亏损额将达到440亿美元。这一预测甚至未包含后续与博通、甲骨文等企业签署的昂贵芯片采购及数据中心租用协议。
这些交易的共同点在于: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也是全球AI军备竞赛中最强大的“军火商”,英伟达正以其品牌信誉和财务实力为规模较小的合作伙伴提供背书。
OpenAI CEO奥特曼
AI行业高管预计,这一关键进展将使OpenAI获得远比以往低廉的融资渠道。过去,当OpenAI需要获取成千上万的英伟达芯片时,必须通过云服务提供商和新兴云平台来实现。这些中间商先投资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并采购芯片,再以溢价方式出租算力。
那些用于支持数据中心交易的债务融资,往往部分依赖于像OpenAI这样亏损中的AI公司的市场信誉。据熟悉此类融资的人士透露,与这类创业公司紧密相关的数据中心项目融资利率曾高达15%,表明债务市场投资者认为这些AI公司的商业模式风险颇高。
知情人士透露,相比之下,由微软等巨头支持的数据中心项目融资利率通常在6%至9%之间。上周,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指出,由于甲骨文未来建设的AI数据中心过度依赖OpenAI,其资产负债表面临风险,并于7月将甲骨文的信用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英伟达的优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伟达在市场上享有近乎不可动摇的信任,这推动其股价一路飙升。正是这种市场信心,使得英伟达可以通过自有资产负债表融资或发行新股来支付基础设施成本,这对OpenAI来说是一种便宜得多的融资方式。
AI基础设施领域的高管表示,周一的这笔交易很可能会降低贷款方对OpenAI的信用风险担忧,从而让该公司能够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
除了OpenAI之外,英伟达过去一年还对多家大型科技公司中进行了战略投资,往往以此来强化自身优势。
目前,英伟达持有云服务商CoreWeave 7%的股份。CoreWeave向OpenAI、微软等客户出租其庞大的数据集群。本月早些时候,两家公司还签署了一份价值63亿美元的协议,约定在2032年4月之前,英伟达将回购CoreWeave任何未使用的云算力。
上周,英伟达宣布将向竞争对手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后者在全球AI竞赛中已经大幅落后。这项合作将涉及开发新产品,使英伟达能够更方便地将其GPU与英特尔设计的CPU整合在一起,从而在PC市场获得更稳固的立足点。
去年12月,xAI表示,英伟达是其“战略投资者”。今年3月,英伟达还加入了一个包括xAI在内的全球AI合作伙伴计划,并计划在AI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上投入数十亿美元。(凤凰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