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Intel)廿四日表示,最新的十八A(一点八纳米)先进制程进展顺利,但下一代的十四A(一点四纳米)制程将根据已确认的客户承诺打造,首次警告若找不到外部大客户,将考虑取消十四A与后续先进芯片制程的开发。专家解读这可能象征美国制造芯片的“末日”来临,势将更仰赖台积电。
英特尔执行长陈立武表示,十八A制程正迈向下半年量产,这是“首要之务”,进入量产后有助吸引外部的晶圆代工客户,“给美国政府等重要的英特尔十八A制程客户交代”。
他也说,将根据已证实的客户承诺,投资下一代的十四A制程,暗示除非吸引外部客户兴趣,否则不会投资。他指出,十八A制程的问题之一就是少了和外部客户的紧密合作,而十四A制程的前景会优于十八A,正是让潜在客户参与十四A制程的开发,并提出回馈意见。
Wedbush证券分析师布莱森指出,若找不到人投资就要放弃十四A制程,这个想法是个大问题。芯片业分析机构Semianalysis也说,“英特尔这家孕育摩尔定律的公司,正首度评估能否维持领先优势”,“那么,我们可能永远要讨论台积电的垄断,以及美国制造半导体永远死去”。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认为,不必过度悲观解读,这应是英特尔将本求利,更加务实面对扩展晶圆代工业务的计划,不能只顾着埋头开发技术。
就在英特尔考虑取消十四A与后续先进芯片制程开发的同时,日媒则报导,台积电可能将日本熊本二厂的投产时间延至二○二九年上半年,比原规划延迟一年半。
台积电供应链业者则透露,熊本二厂原先规划切入七/六纳米先进制程,然而,需要先进制程的日本客户并不多,虽然日本政策大力提倡人工智慧(AI)自主计划,但受到来自中国大陆强大的内卷竞争,不仅车用芯片市况不佳,AI芯片推进速度也严重落后,才是台积电熊本二厂决定推迟至二○二九年上半年的主要关键。